尊重天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把自己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这就是教育的不二法门。
天性是什么?就是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儿童教育先行者李跃儿说:孩子是一颗蕴含生命力的种子,它有自己的发展使命和成长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身上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没有关系,家长完全可以淡然处之。过分地强调,只会让孩子被自卑、愧疚的情绪困扰,然后在碰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心生抗拒和恐惧。总而言之一句话,打击和否定你的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第一点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美好的天性不被破坏。尽管小林校长四十多岁,小豆豆才5岁,但他并没有居高临下地对小豆豆说我是成人你是孩子,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相反,他认为,上学是小豆豆的事情,不是妈妈的事情,当然应该跟孩子本人谈。就这一点,让小豆豆充分感受到了尊重。
妈妈离开后,小林校长让小豆豆把想说的话,都讲给老师听听。小豆豆一听这话,开心极了,之前的老师都是叫她闭嘴,不要吵了,现在终于有人听她讲话了,她想起什么就讲什么。说完了一段,还努力地想话题,想到一个就高兴得不行,一讲讲了四个小时!
直到小豆豆实在想不出什么可说的了,校长先生站起来,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今天起,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听她说话。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
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而小林校长能如此专注,是因为他确实是用心在倾听孩子,他在用心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的独特品质。想必对每一个入读巴学园的孩子,小林校长都做过这样的功课吧!
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大人敷衍他的话,他马上就能发现。他们只有在觉得成人尊重他、接纳他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个环境是安全的,他才能快快乐乐、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发展自己。所以,如果你爱孩子、希望孩子好,就一定要尊重他、倾听他。
校长稍微把脸凑近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啊。”说完,他又像刚才那样走开了。
那天下午小豆豆没有去上课,一直干到放学,便池几乎被掏空了,都没有捞到自己的钱包。也许钱包落在池底了吧!但是这时小豆豆已经觉得“即使钱包没有了,也挺满意的”,因为自己干了这么多的活儿。
实际上,在小豆豆的满足之中,还有一点是因为“校长先生对我做的事没有生气,很信任我,把我当作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不过,当时的小豆豆还意识不到这么复杂的心理活动。这是她后来才明白的。
每当校长先生看到小豆豆,就会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长大后的小豆豆,已经四十多岁的黑柳彻子回忆起这件事,满怀感慨地说道:
“先生不停地对我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直到现在,这句话是怎样激励着我、支持着我啊!它对我的鼓舞无法估量。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可能就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巴学园的第二个伟大的理念,就是把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普世原则根植在人心里,在孩子心中播下善的种子。这大概也是这本书能感动全世界读者的一个原因吧!
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不同人种、不同肤色、不同国籍,就算同一个国家的孩子,也分男的、女的,强壮健康的、身残体弱的。作为教育者,真的能一视同仁地把他们当做珍宝,给予爱与关怀吗?
小林宗作校长就做到了。他经常说:“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他清晰地记得自己在运动会上的光荣与喜悦,记得校长先生一直对他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你绝对能做到。”这句话深深影响着高桥君的一生。
学校有个游泳池,孩子们喜欢不穿泳衣游泳,校长允许这样的行为。校长想告诉孩子们:“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
巴学园第三个独特之处是它的授课方式。老师的主要精力不在于照本宣科、传授知识,而是创设一种能让孩子自主学习的氛围,他们相信孩子自主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要更好。
首先我们看巴学园的教学环境: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停放着6辆电车,这就是孩子们的教室。
巴学园让人羡慕的不仅是座位自由,还有上课自由。
一般的学校是老师讲授为主,在巴学园是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把课本、讲义、习题册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先自学,遇到不会的再找老师一对一教学解惑。
一般的学校都是有顺序地上课,第一节语文、第二节数学、第三节科学……巴学园完全不一样。
每天早上,老师会把当天要上的所有课,以及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
于是,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了。有人在写片假名,有人在画画,有人在读书,甚至还有人在做操。
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阿泰同学就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每个教室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风景。
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场面也太嘈杂了,孩子们能互不影响专心学习吗?小林校长认为:“如果觉得‘旁边太吵闹了,我没法学习’,那就很麻烦了。一定要练习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的本领。”
这在小豆豆看来特别惊喜:“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一样!”
巴学园让人羡慕的不仅是座位自由,还有上课自由。
一般的学校是老师讲授为主,在巴学园是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把课本、讲义、习题册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先自学,遇到不会的再找老师一对一教学解惑。
一般的学校都是有顺序地上课,第一节语文、第二节数学、第三节科学……巴学园完全不一样。
每天早上,老师会把当天要上的所有课,以及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
于是,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了。有人在写片假名,有人在画画,有人在读书,甚至还有人在做操。
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阿泰同学就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每个教室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风景。
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场面也太嘈杂了,孩子们能互不影响专心学习吗?小林校长认为:“如果觉得‘旁边太吵闹了,我没法学习’,那就很麻烦了。一定要练习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的本领。”
陶行知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一定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应该是自发行为而不是强制行为,有外在强制力和约束力在的时候,学生会把学习当做任务、当做苦役,自然不愿意学。
更有意思的是,巴学园不只是教授语文、数学这些文化课程。小林校长注意到有些孩子在人多的场合讲话非常容易紧张,而他觉得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必要的。
于是,他决定在每天的日常活动中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他在午饭时间增加了一个节目:餐前演讲。直接说演讲,大概会吓退一些孩子,所以校长表达得很自然,他说:“请这位同学上来说说话,说什么都可以。”就这样,每天都有一个学生,要站在五十多个人面前说说话。”
这种说话跟平时大家三五个一块儿聊天不一样,五十多个人齐刷刷看着你,就你一个人站在中间,既需要勇气,又很有点难度。
一开始,有的孩子非常害羞,站那里嘿嘿笑。有的讲了个开头,一紧张后面要讲的就忘记了。有的把讲过的内容翻来覆去地讲。校长都微笑地倾听着。
还有一次,一个小男孩站在中间,站了半天都开不了口,最后他说自己:“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校长哈哈笑了,一点也没有责备的意思,非常自然地说:“那我们编一个吧,想一想你早晨从起床,一直到来学校,这期间都有什么事情,首先干的是什么?”
小男孩说:“哎”。
校长说:“你说‘哎’了,这不是有话说了吗?‘哎’之后,又做什么了?”
小男孩挠挠头:“哎——早晨我起床了。”
小豆豆和其他孩子们虽然觉得可笑,但大家都注意听着。
小男孩讲出这一句,他又开始挠头了,想不出要讲的话来,只好低着头喃喃自语:“然后呢……”
校长微笑着看着他说:“很好,就这样,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你早上起床了,并不是说了有趣的事,或者令人发笑的事才了不起,而是像你这样,本来没话说的,找到了可说的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小男孩受到了鼓舞,抬起头来,大声说:“然后呢,我妈妈对我说,快刷牙,我就刷牙了。”
校长拍起手来,大家也拍起手来。于是小男孩的声音更高了:“然后呢,我就到学校了。”
校长热烈地拍起手来,小豆豆他们也使劲儿鼓掌,那个站在场地中央说“然后呢”的小男孩,也开心得一起鼓起掌来。他终于有话说了!
在这样的训练下,原本在人多的场合一句话都讲不出来的孩子,敢于开口讲话了。本来就喜欢讲话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更强了、表达更加从容自信了。
巴学园第四个特色就是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小林宗作先生总对老师说:“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巴学园的学生们,在户外的时间可能比在室内还要多。平时,学生如果上午就能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的话,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学校还会组织大家去野炊、去海边温泉度假、去露营,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
小林校长还建议家长给孩子穿最差的、最耐磨的衣服来上学。允许孩子自由地爬树、钻篱笆、跳马、玩单杠……通过各种运动来发展孩子的体能和敏捷度。
长大后的小豆豆,在上高中的时候曾经丢了火车月票,又不敢告诉母亲,就选择沿着铁轨走路去上学。有次走到铁桥中间,突然有一列火车开过来,小豆豆情急之下,用手抓住枕木挂了下去,吊在空中,一直撑到火车通过后才爬上来。
这个故事在作者另一本书《丢三落四的小豆豆》中有讲到,她回忆说:“我上小学时,总是用一只手吊在单杠上,把自己想象成一块挂着的牛肉。这个游戏我是很擅长的,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件好事。”
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了,让孩子拥有灵活矫健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孩子在关键时刻救命保身。生活在都市的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了。这并不是好事情。
巴学园教育的四大特色。当然,巴学园好的理念和做法还有很多,比如对学生开展韵律学相关的音乐舞蹈启蒙,让孩子每个人都拥有一棵“自己的树”,创作俳句,开茶话会等。也都很有意思。
巴学园的教育,放在现在还是小众的,在当时的日本,更是极其小众的,只有少数开明家庭会把孩子送来,所以整个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也就50来个学生。
教育,最关键的阶段在童年时期,也就是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
蒙台梭利在《家庭中的儿童》中特别强调,童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童年阶段的教育是人类发展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学的、做的事情都是他感兴趣的,那么他学习的效率会非常高,他会用十几年去发展积累这方面的能力,长大后就很可能再从事这个感兴趣且擅长领域。
所以不论是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这个过程都是愉快而专注的。他能够感受探索的乐趣,能把梦想变为现实,享受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这是多么好的人生状态啊!而世俗意义上的名利和财富,只是这种自我实现后的副产品。
在小豆豆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骂过她,更别提打。无论小豆豆说了多么不合适的话,做了多么离奇的事,甚至闯了祸,妈妈始终和颜悦色,给她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教育,不在于你怎么教他,而在于你怎么待他。
妈妈给了小豆豆极大的自由与自主,她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啊”,然后并不多问什么,但她会把孩子们做不了的手续上的事,帮助孩子做好。
这是一种全然的尊重、全然的允许。这背后是对孩子的爱与信任。爱与信任,说说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现在经常有家长吐槽,不能陪孩子写作业,看着孩子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就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要教训孩子。
妈妈说:“就是让妈妈去做,肯定也拼不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身上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没有关系,家长完全可以淡然处之。过分地强调,只会让孩子被自卑、愧疚的情绪困扰,然后在碰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心生抗拒和恐惧。总而言之一句话,打击和否定你的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