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芯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董同学,我的哥,亲自给我做了辣子鸡,真空包装明天寄过来。其实我心中有个弱弱的声音:“大老远的美食快递,这太麻烦了,拒绝他吧。”但我更感受到他的真诚,觉得这个心意不能懈怠。同时想起今天的功课“接受等于给予”,所以我欣然地接受了。
当我喜悦地接受时,给予者通过为我作贡献而得到疗愈。
当我喜悦地给予时,我通过为他人作贡献的而自我疗愈。
真是这样的!
以前我很多时候,我习惯于拒绝他人,觉得礼节性的东西太麻烦,大可不必,简单一些就好。但是我自己想要给予的时候,我却希望他人全然接受,遭到拒绝就“香菇蓝瘦”。
明显可以看到我以前的行为,就是假我情绪模式的自动反应。
其实设想一下我自己,我送东西的时候,我是为什么要送东西?以前我没明白动机是什么?现在我明白,我送东西给某人,动机就是想和某人建立链接。而动机背后是每个人爱的使命的驱驶。
在此感谢我的哥,为我做了一个疗愈。
下午于同学在群里发了一个“无用”的视频,很默契地道明了董同学和我的友谊状态:
“你之所以要交朋友,是因为你有那么多爱要奉献,为什么要爱他,因为这个人让你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精神上的默契感,你跟他在精神上经常能碰撞出那种默契感。”
董同学快成疗愈师了,给他女儿、老婆做疗愈,还帮我做了疗愈。
他是宇宙之子,我为他的存在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