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峡,这个以"龙"命名的峡谷,在南太行绵延的群山之中兀自闲隐。任时光流转,苍海桑田,青龙峡依然溪水潺潺,婉约自然,它就像一位未出阁的少女,掩面含羞,低调、内敛,藏在深山人未识。
王安石曾言: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对青龙峡已慕名许久,虽然险远,但其美丽容颜让人垂涎,内心早有打算,只待机缘。
暑假安排出行,青龙峡成首选。8月4日,我携妻带子,一起赴约青龙峡!
汽车驶入山林,柏油路似一飘带起伏旋转没入山坳,汽车也随之一路蜿蜒前行,峰回路转,柳岸花明。路两边,林木葱茏,都在为汽车让行。行至高处,放眼远处的大山此起彼伏,绵延不绝,似大海波涛汹涌,汽车就像一叶扁舟在绿色的海洋里穿行。
车行将近二个钟头,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随即开始我们的梦幻之旅。青龙峡被誉为"中原第一大峡谷",可见,它的精华是在峡谷。我们需要从山顶步行下到谷底,这对于我们习惯走平路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难是人的重心需不断调整,难在一步一趋,难在小腿发抖,难在控制速度,安全为主。几经努力,我们辗转到半山腰,气喘吁吁之际,仰望对面山崖上一柱状石迎风而立,人称"望夫石"。难道这里也有像孟姜女一样的凄美爱情故事?为爱坚守,矢志不渝,冥冥中,我仿佛看到一个古代女子,衣袂飘飘,神情凝重,回望远方……
拾级而下,左转右行,过一山洞,已闻山涧流水之声。然而闻水不见水,鸟鸣不见影,谷幽林密,让我不禁想到王藉那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也许这里正是古人所描绘的那种幽境。古往先哲大都喜欢恬静,自然生活。他们归隐田园,追求宁静,因静而生慧,悟出许多人生哲理,活得通透,明白。然而,现实中吾辈凡夫俗子,生也嘈杂,活也喧哗,浮躁的内心难以平静,容易滋生急功之心,身受沽名钓誉之累!
下到谷底,更是被眼前之景所震憾。只见:峡谷幽长,深褐色的岩壁湿滑泛着光泽,许多地方布满苔藓。岩壁上方皆树,仰望树影婆娑,阳光很难挤进来。两边岩壁凹凸有致,鬼斧神工,浑然天成。谷底溪流潺潺,水可见底,我们呼叫着跑向浅滩处,掬起一捧水浇在脸上,透心的凉。玩水是人之天性,尤其是山涧溪水,其清澈透亮、天然纯净、冰凉心爽是世俗之少有。我不禁把双手浸入溪水中,抚摸水底或大或小的沙石,有一种久违的亲切。向前撩拨前一些水花,再往水里扔一颗小石块,溅起的水花唱着情歌,瞬间没入水面扬长而去。其情其境,如梦似幻,让人留恋,把玩不够,不忍离去。
顺着人工步道向北走,一路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有嶙峋怪石,有飞流激湍;有线瀑自高处飘然而至,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浑大气,但涓涓细流如玉带轻拂岩壁的柔情婉约,也不失小桥流水般的乡野情趣。飞瀑向下形成的水帘,到接近地面的时刻,像穿线断裂玉珠随意洒落有一样,迸落地到处都是,有的汇入涓涓细流,有的钻入地面,只留下潮湿的影子。
又辗转一处,有似熊咆虎吟之声,顺着河道远看,一横坝处水流倾泻而下,瀑下有卧石龙吟水涧,水流直下左冲右突,激起的水花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下,他们攻城略地,乘胜追击,其气势豪迈,威不可挡。
瀑布有壮怀激烈,也有飞流直下,有水激石湍,更有迂回旋转。瀑流所到之处,岩石不再棱角分明,而是湿润圆滑,沉默了许多;瀑流因崖石的承载,一跃而成最美的图画。是断崖成就了流水的飞身一跃,还是流水成就断崖的成熟与大气?总之,流水与断崖,是最佳搭档,成为美景缺一不可。
行走在山涧小路,忽而流泉,忽而飞瀑;黄鹂鸣涧,彩蝶飞舞;奇花异石,绿树葱茏。一步一景,峡谷幽情,令人缠绵,让人无法释怀。
再美的景致,我们都无法挽留,归途,只能让它们定格成画面在记忆里留存。注定我们都是过客,人生即是过程,过程美好而充实,又何必惺惺相惜呢?
回望山谷:层峦叠嶂,郁郁苍苍,天高云淡,峡谷情长。一阵风过,那是大山深情的瞩望。珍惜每一次过往,感恩每一次相逢,挥一挥手,相伴不能永久,唯用心,把祝福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