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
志玲姐姐穿着中国汉服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
每年差不多有1亿人从那里过
一片现代美式建筑中
中国红、豆青色
很素雅很迷人
来目睹一下志玲姐姐+中国汉服
这种溢出屏幕的东方美
没有后宫剧那么五彩斑斓
真正的汉服
与东方的含蓄美学一脉相承,
将身材隐于宽袍大袖之中
舒适素雅
而为林志玲量身裁衣,
手工制作这件汉服的,
是一个非典型80后
叫钟毅
说他非典型是很客观的
他对汉服的痴迷一般人难以想象
一般的小伙子第一次去女朋友家
都喜欢不经意的露出自己的才华
上市公司、工资卡什么的
他也露了一手
穿了自己做的一件交领汉服。
当时女朋友家人的表情
“这是你带回来的那个男朋友?他是干什么的?”
爱情的真谛就——理解
为了支持钟毅,女朋友陪他一起穿汉服出门。
有一次他们看完电影去吃寿司,进了一家日料店,钟毅怕大家又把和服和汉服混淆在一起,还专门写了一张纸条:“这不是和服,是汉服。”
女孩后来她成了钟毅的妻子。
钟毅为什么如此痴迷汉服?
“清人入关,削发易服,汉族一直沿袭数千年的服饰传统,就此断裂。”
短短一行字,历史的厚重扑面袭来,
钟毅的汉服情怀就是从书中这句话来的
几千年的服饰传统,就这么断了?
这句话在他脑海里同样挥之不去
同样难以割舍的
还有汉服之美
他仍然坚持穿天天坚持穿汉服
虽然能得到了家人的包容,但还是无法被社会理解。
普通工艺做出来的汉服太简化
有人以为他道士下山,或者是在玩cosplay。
钟毅沉思:“我们常常夸在嘴边,中国有五千年文明,然而跟其他的国家相比,为什么我们连一件衣服都做不好?”
他发现,市面上,
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汉服,
做工都非常粗,难怪大家对汉服有误解。
他决定,自己要做出真正的汉服。
从设计到布料,再到最后的裁剪、缝制,
每一个步骤都要亲自动手。
钟毅习惯先在纸上一笔一笔手绘纹饰,
然后再用电脑勾线,上色,
他画的每一个花纹图案,都有历史考据。
但最难的部分,是从设计图到实物的实现。
有一款“云锦实地沙”布料,钟毅花了一年的时间和工厂对接,经历了7次打版失败,但他一直并没有妥协,直到打出第8版。
他被业内人嘲笑,布料复杂又不实用;被工厂嫌弃,数量不少,没钱赚。
但钟毅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做汉服。
他认为,做汉服,
从一针一线,到一钮一扣,
从每一处结构工艺,到每一寸花纹图案,
而另一个决定汉服的关键,是平面裁剪。
平面裁剪,要么是大大的直线,要么是比较急的弧度。
这对面料的要求更高了,因为一旦有一点瑕疵,裁缝根本没办法避开,一整块布料就废了
缝制时,前面4条金边,后面4条金边,
总共8条金边,来来回回要走24道线。
一件汉服,往往要做几个月,
有时候甚至要花上大半年。
将汉服熨烫平整后,
钟毅将它悬挂在衣架上,
充满仪式感地在腰带打个结,
这样,一件汉服才算完工。
汉服在现代,
最重要也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场合,就是婚礼。
按照明代习俗,平民迎娶妻子被称为“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
为了让汉服在现代婚礼上更加喜庆,
钟毅设计了一款“凤鸾云肩通袖圆领袍”,
把凤设计在了衣服上,凤的羽毛打开,像云朵一样漂亮
有一次,钟毅在山东博物馆看展览,遇见一位观众,他一眼就认出,她身上穿的汉服是自己做的,一件桃红的葡萄纹的交领短袄,搭配一条绯红的五谷丰登裙。
他给她拍了一张照片,却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是谁。
有一位新加坡的顾客,订了很多套汉服,
整个结婚过程,完全按中华的习俗,包括给新人梳头,
“一梳白发齐眉,二梳白头到老。”
钟毅看了之后感慨,“这件衣服真的活了。”
钟毅的汉服终于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他有时会想象——
假如有一台时光机,可以把自己做的汉服带回到过去,可能当时的人看到了也会说,
“哇,这件衣服的纹饰好漂亮啊,好有新意哦。”
当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流行时
有一天你发现,走在街上的不仅仅是高腰短裤长水袖
在湖边的长廊、古老的亭子中
也有年轻漂亮的姑娘穿着汉服
比首尔街头穿和服的女孩更素雅更悠长
有一天,走在街上,坐在地铁上,也可以看到有年轻人穿着汉服
满脸喜悦,去赴一个正式的约会,却不会被异样的目光注视。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吧。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尝试汉服婚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