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以“党建+”平台为依托,着力在育才、管才、用才上下功夫,盘活基层人才工作“一盘棋”。
一、“党建+政治引领”,激发人才政治活力
应当把引进人才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明确“激活本土人才、引进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思路,确立建设“政治过硬、立场坚定、作风扎实、业务出色”的人才队伍目标。不断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大在高层次人才、高知识群体、青年农民、产业工人、农村能人、村组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增强基层群众、优秀人才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强化宣传引导,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广大青年以学习“身边榜样”强化政治素养,引导广大党员带头向身边先进典型看齐,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将“政治过硬”作为人才培养“第一课堂”的必修课。
二、“党建+人才储备”,激发人才管理活力
坚持把回引人才、管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头戏来抓,积极谋划人才回引工作、开展农村优秀人才排查,全面系统掌握本地优秀人才情况,按照青年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村级后备干部、“两新”组织从业人员为初步标准,分村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台账,充实乡镇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不断调整优化村级干部队伍,将本土人才、优秀党员积极纳入村两委人才队伍,使得干部队伍整体学历上升、年龄下降,更加适应新形势下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
三、“党建+管理教育”,激发人才培育活力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宣讲,紧紧抓牢农民夜校、“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教育培训主阵地,创新开设“红色课堂”“移动课堂”“青年学堂”教育培训三大讲堂,重点围绕当地“党的建设、产业发展、红色文化”等事关全局的基础工作开展专题培训,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返乡务工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创业群体开展相关创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培养发育产业、开拓事业所需的本土人才、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队伍管理。积极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党建+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加大本土人才和回引人才的培养力度,激发人才培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