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939天 2023-11-10
我们的自我认同(或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互动里建构而来的,因此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人际关系会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故事与认同的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的自我认同深受人际关系中他人的影响。我们怎么定义自己,常常与我们生命里所经历的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
所以,要想让孩子有个良好的自我认同,我们就要学会运用各种通道与机会,创造观众、创造舞台,让孩子独特的声音,有机会被看见与喝彩。
局外见证人,就在为孩子的支线故事,创造观众和舞台。我们可以通过挑选特别的观众来聆听孩子的支线故事。有了观众,舞台自然就被架起,珍贵的故事在这里就有机会因被看见、被荣耀而茁壮成长。
比如,邀请对孩子重要的人当观众,孩子支线故事在此过程中会被看见并开展;或者通过创造活动平台,让他们可以彼此支持与见证;或者通过文件、卡片、图画等的运用创造出回响的空间。总之,运用孩子喜欢的形式见证孩子支线故事的发展,让孩子的自我认同不断完善。
其实,孩子问题的背后蕴含着不同的面向和视角(支线故事),问题里有孩子的期待、在乎和看重,问题也是改变机会,我们要识别,珍惜、接纳、欣赏和好奇他的故事。
当我们能够好好的听孩子讲这些支线故事,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问题是改变孩子的自我认同的机会,孩子的生命就更有力量。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给孩子搭建这样一个“舞台”,让孩子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我们作为他的观众,去倾听他讲述他的支线故事,去理解、接纳和好奇他的故事,给他互动,把我们看到的回应给他,让他觉得被看到,被懂,被爱,这样孩子在他的“舞台”上会活的越来越精彩,他的自我认同也越来越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