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雅暄游戏咨询中心 作者:思雅原创
一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迈向小学的一个过度阶段,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是迈向人生的第一个大步,对家长而言,亦是如此。
对于6岁的孩子来讲,当知道要从幼儿园升入另一所学校时,他们会感到又兴奋,又不安,兴奋的是,要升入一所学校,所谓的升,在儿童心中有一种要飘起来的感觉,就像成人升职加薪后的兴奋与喜悦,但同时,对新环境的陌生与担忧也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不安感。这样的矛盾对于抗挫能力较好的孩子来讲,他们大概在2周到4周之间便会适应,但是对于抗挫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讲,难度就会很大,甚至出现儿童期抑郁的情绪,甚至造成厌学现象,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渡过一年级的适应期呢?
首先,家长要有平稳良好的心态,其次,家长要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一、上学啦!
1、认识孩子们的心态转变:
刚进入6岁的孩子们,他们内心对自己会出现很多的期待,不再要求母亲为自己做什么,多数时候是自己去处理事情,甚至习惯性的想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除了期待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想要摆脱和母亲的某种联系,比如,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很喜欢问妈妈:“你到底爱不爱我”,只听到妈妈说:“我爱你呀宝宝”时,他们的脸上会绽放出幸福与喜悦的笑容,但到了6岁,他们和母亲之间亲密的沟通多数转变为非语言沟通,身体的距离会拉远,他们期待母亲不再用我爱你这种言语来和自己沟通,而是通过一个眼神,一个笑容来肯定自己。同时他们对自己也有了成就方面的期待,所以学习将是他们获得成就表达能力的外在环境,正常发展到这个年龄段的心身水平的孩子,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学习对自己的挑战。
2、上学第一天:
虽说上一年级的事情,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时已经都清楚了,但是思想上的知道与体验层面上的知道,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对于刚要准备进入一年级的孩子来讲,他们努力收拾好心情,让自己进入这个即将成为他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殿堂,之所以这样表达,是因为上学第一天对于孩子们来讲是隆重的,是庄严的,虽然没有张灯结彩,没有气势磅礴,但是却在他们心中荡起了不矜而庄的涟漪。
案例:简丁,是一位即将上小学的6岁男孩子,活泼可爱,自由洒脱,在妈妈要带他去面试的那天早上,简丁早早的就起来,主动收拾好自己,坐在沙发上等着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看手机和电视,只是坐着。
妈妈好奇的问:“怎么起这么早。”
简丁温柔的回答:“嗯,睡不着了,就起来了。”
在那一时刻,妈妈似乎看到了一个已经长大的简丁,细心的妈妈观察到,简丁在说话时,眼睛没有左顾右盼,没有心不在焉,而是非常认真地在回答妈妈的问题,同时右手还放到了右腿上搓来搓去。
妈妈笑了笑回复:“好的,妈妈收拾完后,咱们早早去学校面试。”
在路上,简丁不急不躁的问妈妈:“妈妈,你说学校面试会问一些什么问题呢?”
妈妈善解人意的回答:“我想大概是背几首古诗、考几道计算题吧,不会太难,没关系,实说实说就行,不会的题,就说不会,真诚就好。”
一路上简丁都没有在多话,到了学校,简丁更是细心的观察学校的每一个地方,但始终都是非常有礼貌的等待,像是突然长大的小大人一样可爱。
确实,小孩子们认真起来的样子,着实可爱!直到面试结束,简丁从学校出来,脸上才露出轻松的笑容。
开学的第一天,简丁和其他孩子一样,整装出发,来到学校,他依然那么庄重严肃,其他孩子们也大多如此,可是这一天,比起孩子们的肃静,似乎家长们的不安要更强烈,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家长们站在学校大门外,向学校内张望的样子,其实比孩子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淡定的家长们此时应该放下内心的恐惧与担心,像勇敢的孩子们学习他们的态度,否则,家长的这种行为会引起抗挫能力不足的孩子们的内心恐惧,从而产生莫名其妙的畏惧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