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9月与亲近母语公益结缘,成为星星点灯第四期种子教师,就一直带领学生走在阅读的路上,每年4月春季、11月秋季两次儿童阅读论坛,是全国做儿童阅读的老师心之向往的文化盛宴。今年有幸免费参加10月31日-11月1日论坛的线上学习,让我有机会聆听了名师大咖的讲座,享受了一次高质量的精神大餐。
10月31日是周六,尽管不是在现场学习,我仍然是早早准备好,8点前就打开手机准时学习。朱爱朝老师的二十四节气课程《我的秋天》拉开了论坛大会的序幕,她给学生们解释“秋”字的来源,学生们分组谈论,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角度来感受秋天、品尝秋天,最后和学生们吟诵的《蒹葭》,悠扬和美的声音,让我们体会到秋天的美好。
亲近母语的发起人徐冬梅老师的报告《不确定的现在和未来,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对母语研究院开发的课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徐老师的话语也令我们深思:母语,是我们的家园,精神栖息之地,母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用母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应该让孩子们拥有安定的心灵,坚定的信念。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要从阅读出发,以母语抵达,母语育人,带领学生享受文学阅读带来的快乐。
全国特级教师、谷里书院创始人张祖庆老师的沉浸式母语课程,是四大支柱课程:诵读、阅读、写作、亲子课程,虽然他的分享只有短短的20分钟,但是我们仍能够看出张老师研发的沉浸式读写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更好的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下午徐世赟老师的《女娲补天》、牛宇老师的《山海经》,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神奇和无穷的魅力,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在神话和民间故事方面的阅读做出了范例,中国的古代文化渊源深远,带领孩子们挖掘古代文化的神韵,领悟古代神话的神奇,让中国悠久的灿烂文化根植于心的滋养。
论坛中的亲读会,刘颖老师学校里的三位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分享,让我们明白了亲子共读中聊书的乐趣,孩子们天真的问题,父母们不厌其烦的解答,在一问一答中,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加深了孩子对书中主题的领悟。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儿童文学家彭懿的《我是一位旅人》,一个多小时的分享,讲了三个拍摄故事《仙女花开》、《巴妖人的孩子》、《驯鹿人的孩子》,去年暑假为了参加第三期种子教师暑期研习营我买了绘本《驯鹿人的孩子》,书中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感觉只有在神话中才能看到,小男孩托克寻悠闲地躺在驯鹿旁边,诠释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丽。没想到彭懿老师为了拍摄这些照片,付出如此大心血,我们深深感受到彭懿老师在创作中的敬业和执着。他为了创编一部经典绘本,不顾生命危险,长途跋涉去拍摄,从几千张照片中只选取几十张照片,他的故事感动了线上线下聆听的每一个人。
两天的线上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阅读带给我们的魅力之巨大,同时更深信,我带领孩子们行走在阅读之旅,是正确无疑的,同时也给予我今后继续坚定走下去的信念。感谢亲近母语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会努力做好乡村儿童阅读的点灯人,点燃孩子们阅读的心灯,让一本又一本经典童书,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颗阅读的种子,点燃孩子们的梦想,为他们辉煌的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