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回顾刚刚过去的3月,流量之王小米却唱出了一曲冰与火之歌:一边是SU7大卖29000辆,战绩赫赫。雷军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风光无限。一方面,过去两个月共卖出49000辆小米SU7,销售额破百亿;另一方面,先是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两会高调建言,后作为杰出校友回母校武汉大学赏樱花,喜提了20多个微博热搜。
另一边,3月29日,#小米SU7高速爆燃#导致3名花季少女不幸死亡,引爆全网热议。没想到,在事故后的那个周末,雷军却倘若一切没发生,依旧忙着在微博上晒樱花、营销自家汽车和手机。4月1日,在遇难者家属连续喊话小米没有联系没有慰问后,才发现,爱发微博的雷军竟然就此事沉默了72小时,才姗姗来迟发布了一个不那么雷军的声明……
小米创始人雷军,放不下流量和销量焦虑
3月29日22时44分,安徽德上高速发生碰撞事故,小米SU7标准版在NOA辅助驾驶状态下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爆燃,车内3名来自湖北的女大学生不幸身亡。然而,就在事故发生后的那个周末,整整48个小时,雷军的微博并没有闲着,雷军的武大赏樱之旅,一度上了热搜。
3月30日,爱健身的雷军一共发布了2条微博,点赞了1条微博,无比享受着北京的春天。
3月31日,雷军一共发布了7条微博,忙着推广自己的小米Ultra手机、SU7 Ultra汽车、徕卡影像大赛,还不忘跟湖北文旅热情互动,一起联合推广小米Ultra手机。就像评论中的粉丝喊话雷总好忙,的确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流量和销量无比忙碌的雷军。
一边是逝去的湖北花季少女,而另一边是雷军的微博,用Ultra解锁湖北武汉的夜樱之美。
如果仅从雷军以上微博内容来判断,他似乎是想向外界传递:那个周末事故可能并没有发生,或者他并不知情,再或者至少并没有影响他发微博晒风景晒产品的心情。
但是结合小米发言人在声明中所写的内容,我们可以确信,小米和雷军第一时间知道了事故的发生,而明知事故发生,却在接下来的48小时在微博各种晒,想想总归觉得雷军有那么一点令人瑟瑟…
72小时沉默,父亲雷军放下了对生命的尊重
事故后的72个小时,我们终于等来了雷军姗姗来迟的微博发声。同样作为父亲的雷军,看着三个和他女儿年纪相仿的花季少女,因驾驶小米汽车遭遇车祸身亡(尽管事故尚未完全定论),他的发声措辞显得特别官方,与平日里各种花式营销文案相比,仿佛判若两人。
作为一个旁观者,应该无法从中体会到一个父亲的勇敢担当与撕心裂肺的难受。“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那么对雷军你呢,只是心情沉重吗?
面对这则明显缺乏诚意、过于理性的声明,再加上他连续两天的花式营销,公关眼无法相信这是来自一个万亿企业创始人、未来中国首富的真心的歉意。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人性的真诚,看不到真实的情感,看到的只是被各种利益裹挟、妥协和博弈下的“不出错”,自然更无法看出雷军的自省和小米公司的价值底线在哪里。
更令人诡异的是,雷军在发布完这则声明后,竟然点赞了一个不知名自媒体“简单视频”关于事故后【你的第一辆车会选小米吗?】的投票。看来雷军最关心的还是小米汽车的销量,不过,1.4万的网友中70%的还是会选小米,雷军大概可以心安了,这次的事故应该不会太多影响小米汽车的销售。
小米的冰冷无情 V.S. 小米的花式营销
小米发言人在4月1日12时46分首次发表官方声明。不可否认,这个声明除了发布时间太晚以外,整体上没有太大的疏漏。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整体声明略显冗长,展现了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大概是希望证明为什么拖了将近72小时才发出这个声明,所以得辛苦多写点字。
最大的问题在于小米对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略显冰冷无情,缺乏人性的温度。全文除了对事故深感痛惜,完全缺乏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关于网友关心的是否有联系遇害者家属,文中用了一个“将”字,“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可见截止到声明发布并没有联系遇害者家属。
对于网友热议的小米汽车可能存在的自动驾驶、车门无法打开、电池自燃等产品安全问题,一概不予正面回应。从公布的向警方提交的信息摘要中可以看出,小米汽车在碰撞前 2 秒发出了预警,试图借此将责任推向驾驶者。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对小米的“2秒预警”表示质疑,称最少需10秒才能唤回分心的驾驶员。即便不分心,最少也需要大约2.5 秒到 3 秒反应时间。
也难怪,在小米发布声明后不到一个小时,遇害者家属,即驾驶者妈妈,通过微博对外发声,强调了小米没有人联系她,没有任何慰问电话,更没有解释清楚家属最最关心的汽车自燃和车门禁锁等问题。
就像这位妈妈说的一样,女儿的意外导致这个家庭的天塌了,但对于拥有万亿市值,3.5万员工的小米而言,只是对事故深感痛惜而已,至于三个生命的逝去,三个家庭的天塌了,它可能并不关心。
相较于被媒体广泛转发的驾驶者妈妈的委婉呐喊,爸爸在河南官方媒体《大河报》的发声直言不讳,却很少被媒体提及。爸爸第一反应,直指雷军发声“虚伪”,接着强调小米回应避重就轻,要为女儿讨公道,给车企一个警示。
我们再来看看小米汽车的微博账号,直至4月1日22时15分才回应了此次事故,但标题乍一眼绝对看不出来与事故有关: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发布目的是大概只有一个,发布了就好,最好不要被人看到。
其次,正文没有任何道歉,不带任何情感。关于为什么不联系家属、事故车辆的路况、车速、起火、车门、紧急制动等问题,一直是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虽一一回应,但言之无物。在警方没有明确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做信息披露本无可厚非,但避重就轻、将责任甩锅驾驶者,却是让人不寒而栗。
在29日事故发生以后,在专项小组赶赴铜陵配合调查的同时,小米汽车的微博小组正忙着各种花式营销:
3月30日发布了1条有关会员线下活动的微博;
3月31日发布了4条微博,全部是消费者、技术、开店等的内容;
4月1日先是发布了2条微博,全是关于销售大卖,4月新车推广权益;
除此以外,公关眼还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从3月29日事故发生以来,不论是小米汽车的微博,还是雷军的微博,依旧置顶的是小米汽车的营销内容。坦白讲,公关眼此前服务的外资企业将会在重大危机期间停止一切营销活动。
这个清明节已过,公关眼也的确猜到了,雷军并没有为逝去的三位花季少女和他们的家人送去哀思,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事故调查还没有出炉,一切尚未盖棺定论的时候,小米和雷军的营销活动又重启了。
4月6日,雷军又开始在微博刷存在感,谈小米创业了;4月7日,小米汽车又开始迫不及待做春天营销了。诚然,一家在中国享有如此高知名度的企业和企业家可以极为重视流量和销量,但真的很不解,为什么会如此忽视最基本的底线,对生命的尊重?
事故后的48小时,媒体罕见集体失声
3月30日和31日,在事故发生后的连续2天,各大主流媒体都罕见集体失声,直至4月1日早上11:11才首次看到外地媒体,如河南第一新闻门户映象网,根据网友爆料进行了报道。看上去给小米和雷军留足了时间准备媒体声明和个人声明,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雷军和小米才敢在事故发生后的3月30日和31日连续在微博营业,宣传小米手机和汽车。
而作为遇害者户籍所在地的湖北主流媒体本该第一时间报道,这次不仅连续48小时失声,而且所有新闻的标题都是雷军和小米的视角,“雷军不会回避、小米公布事故详情”。试问一下《湖北日报》,遇害者的视角在哪里?遇害者亲属的声音又在哪里?媒体的良知又在哪里?
4月3日的最新消息是,遇害者男友和母亲相继清空抖音和微博,称相信小米,这一话题又登顶微博热搜。大概率是因为小米和遇害者家属在线下达成了金钱方面的和解,小米提出了这样的保全企业声誉的要求。试问,在没有公布真相的情况下,公众真的会因此相信小米吗?
对于家属而言,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这固然没错。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每一次危机都应该成为检验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的试金石。当企业面临如此大的危机事故,公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危机公关灵魂三问:
首先,是否以人性视角表达对遇害者及家属的关心和歉意,而不是逢场作戏;
其次,是否审视了企业自身存在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问题,而不是避重就轻;
最后,是否第一时间采取了快速行动去沟通真相解决问题,而不是息事宁人。
这里再补上一条场外信息,特斯拉公关副总裁在3月29日小米汽车事故发生后与4月1日小米和雷军发声明前这一期间,在3月31日11:37转发了一则3月28日的视频,强调特斯拉造车的首要原则永远是安全,特斯拉的主动安全能力避免了大量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此不做过多猜测,但是作为一个汽车业内人士和友商公关负责人,发博文的时间点的确令人感到蹊跷。
【主理人说】写到这里,主理人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静下来想一想,重新回顾一下事故后小米和雷军的所作所为和所有发声,我真的怀疑,这一切真的是我认识的小米和雷军吗?是否真的是公众所希望看到的真相?如果不是,我们又将如何获得真相?经过这一事故,你对小米的企业和雷军本人是否有改观?在评论区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清明节刚过,春暖花开,让我们为三位花季少女送去人间的哀思,愿天堂充满爱与温暖,愿天堂没有加速度。但是,关于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车门、电池等三大安全问题的拷问,我们希望雷军说到做到,给广大消费者一个交代,而且,真心希望雷军的眼泪不是鳄鱼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