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群体创造到个体创造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实践结果都是群体的劳动成果,到工业时代,流水线等生产模式的推出,群体通过标准化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这个场景被广泛验证与证实。
信息化之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逐步应用,个体通过工具能够实现以前较大规模的群体劳动才能完成的任务与目标,那么标准化就不再是定义人类本身,而是用来定义设备与机器,或者终端本身。
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似乎进入一个循环之中,从群体创造力再到回归个体的创造力挖掘,智能最终将为个体创造力的最大化发挥起到最为关键的一步。
我这里谈论的个体,不是所有人,而是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化工具并能够进行有效整合,或者具备开发数字工具的个体。数字化也存在最后一公里,而这最后的一公里将有无数个个体在其中发挥作用,而非团队或者中等偏上规模的企业。
从越来越模块化的SaaS平台,低代码平台,以及在线协同的设计、多媒体编辑、文字智能编辑、图片识别、手写字识别等诸多在线数字工具,都能够让个体充分自己的创造力,结合自媒体平台,个体创造力正在被最大化挖掘并得到最大化展现。
最近在短视频领域成为现象级的张同学IP,又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经典案例,通过智能设备(iPhone)与数字工具(剪映)集合,所有内容都通过智能设备完成,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短视频行业的崛起,促使平台方开发出能够让创作者更方便的数字工具,目前几乎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推出针对移动端的数字工具,随时随地便捷进行创作,这是非常重要的趋势。当然这无形中推动了移动计算领域的发展。
去年刚刚发布的iPhone 13中,第一次增加了电影效果,其中最大的创新就是能在拍完视频后编辑景深效果,并支持杜比视界拍摄与剪辑,这是第一次在移动设备中实现这个场景,而新发布的MacBook结合自研芯片更是将推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推上另一个高峰,同时Apple自研芯片能够让设备兼容iOS app,这些硬件条件结合云计算技术,实则对于个体而言,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技术产品,就可以无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对于个体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无论是创作工具还是创作环境,都在帮助个体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个场景会在元宇宙时代进一步得到展现,正如前文我们所说的那样:元宇宙是复杂且庞大的场景,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复刻版本,而完成其内在的构建,目前没有任何公司或者机构具备这个实力,也意味着我们所设想的理想化的元宇宙场景必然是所有参与者建设的结果,小到一个主题,界面,人物,数字资产等,大到一个完整的虚拟空间,都在将个体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从群体到个体过程的转变,无意中契合了人类对于自身辅助技术发展的思路,无论是无人驾驶技术,还是智能手臂,甚至包括机器狗等科技成果,最终都指向人类只能通过第三方辅助技术,工具来实现自身物理条件的跨越,最终的畅想就是释放人类本身,走向完全的自动化,也就是智能化。
那么对于地区、国家而言,或者任何一个团体,组织,如果提前释放出个体的创造力,其竞争力也必将跃居到另一个层次。
当然这些技术场景的背后,是技术组合的结果,毕竟虚拟空间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现实的空间无法等同于虚拟空间那样可以无限扩展,继而在相对的程度上满足个体多样化的需求。
高速通信网络,3D打印,芯片,云计算技术,边缘技术,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的组合,才为元宇宙这样的复杂系统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超级个体是未来最大的存在形式
超级个体现象最早是在2020年出现的,两个场景交错影响触发了这个结果:
(1)疫情的发生,让个体的在线时间爆发性增长;
(2)个体在线时长的提升,也意味着消费场景转向线上。
(3)这些场景促使企业开始思考转向线上,对数字工具尤其是高效率的数字集成平台的需求尤为急需,数字工具的普及无形中又为部分个体赋能,无形中促成了超级个体现象的出现,而且这样的个体案例还会越来越多。
超级个体将是企业与平台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过去在直播平台中的超级个体现象也会反过来影响平台本身,过去中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等平台都已经出现类似案例,阿里系的电商平台也是如此。
但是超级个体对于平台而言,又会帮助平台提升用户粘性,提升传播效果。所以,未来对于平台而言如何平衡超级个体与平台之间的关系,才是非常重要的经营课题。
超级个体的出现,又将影响企业中运营、内容、设计等岗位的人员,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超级个体,现在面向个体的渠道与平台选择非常多,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很容易产出结果,很多自媒体从业者都有其他的工作。
陈春花教授在《激活组织: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一书中这样描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切都在重构之中:认知重构,价值重构,思维重构……所以我们会看到一种与之前都完全不一样的情形出现,那就是管理效率不仅来自分工,更来自协同,因而要求组织具备一些新能力:“强链接”能力、构建柔性价值网能力及形成共生逻辑能力。
超级个体现象,对企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将是极为重要的考验,对于企业而言如何留住人才,让人才所产生的价值能够留在企业之中,或如何面对具备超级个体能力的员工,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真的到了需要重构自我认知与思维能力的时候。
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终端设备,高速通信网络,选择多样化的平台,便捷的高铁网络等等,让很多具备创造力的人开始思考让自己成为超级个体,脱离早九晚五甚至996,007的束缚。技术与网络的发展,现在具备创造力的人已经很少固定在一个岗位之中,几乎都在寻找新的可能,斜杠青年现象也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知名数字博主何同学也正是这一现象的经典案例。今年Apple发布会,很多人选择了数字博主兼广告导演fiypig(飞猪)的直播,其直播间人数一度超过官方网站人数,很多需要观看Apple发布会的人都会选择他的直播间,而他自己本身还是一名广告导演,名下还拥有两款流行app:NOMO与Protake,尤其是Protake已经被很多人应用到专业拍摄领域之中。
无论是何同学还是flypig,都属于超级个体,他们依靠自己的非凡创造力身兼数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很多中小企业。这样的案例在这两年越来越多。
罗振宇被大家熟知除了罗辑思维本身,还有其创建的得到,都是超级个体创造力的体现。社交媒体中影响力非常大的罗永浩也是如此,其每一次的言论都容易成为热搜。
许知远被大家熟知可能是《十三邀》与《单向街》,前者是其主持的访谈节目,后者是他创建的公司,单向历可能是网上卖的最火的日历,衍生出的知识台历概念已经被所有内容平台复制。
趁早的王潇也是如此,其趁早品牌已经存在很久,通过她自己的IP衍生品所产生的效益已经不是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组织。
上面所列举的案例,都充分说明超级个体现象已经不再是个例,而是已经成为我们身边普遍性的案例,已经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甚至影响我们的消费与认知。
但是超级个体现象还会持续存在,并且会出现更大的影响力。元宇宙可能是另一个孵化场景, 其内在结构中,有如下场景可能孵化出新的超级个体:
(1)平台的创作者:依托平台的创作工具,成为平台的头部创作者,实现较大规模的收益回报;
(2)数字资产的拥有者:这个案例在比特币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过,未来大量的数字资产必然被个体拥有,这些数字资产根据其稀缺性决定了个体的收益,这个所产生的收益可能是惊人的;
(3)数字创作者:数字创作者可能是未来逐步被大家认可的专业身份,我们对数字创作者的定义是依托数字工具或者智能设备工具在数字平台上输出自己的创作作品获取收益,其没有固定的创作环境。这些数字创作者创造的产品通过互联互通的数字平台或者网络,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样,数字创作者这样的身份也将被企业所重视,这些人群对数字化的一切充满敏感,并能高效率的通过数字工具与数字网络实现较高的收益;
(4)数字内容创作者:数字内容创作者与数字创作者的区别在于,数字内容创作者具有非常明显身份标签,容易定义自己的擅长领域。今年《花样年华》的导演王家卫创作了其NFT作品《花样年华·一刹那》以340万港币成交,成为亚洲第一个亚洲电影NFT作品,也创下了王家卫拍卖的记录。
超级个体案例的出现,也为大家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样板,即面对数字化,我们首先需要重构自我认知与思维方式,对新生事物本身需要以务实理性的态度去理解与探索,以上我所分享的案例其实并没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对于很多从事专业岗位的人而言,也具备进入的能力,区别在于很多人天然对新生事物充满质疑与怀疑,并非常抗拒。当年的互联网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的兴起的初期,都是少数人享受到红利,并非是这些具有非常高的门槛,恰恰是因为门槛较低,很多人认为发展前景不看好,而丢失了很多的机会。
企业发展也是如此,面对全面数字化时代,甚至元宇宙的到来,如果不及时调整,也就意味着丢失早期发展的红利。
元宇宙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而言,会有两个重大的影响,体现在:
(1)内容输出的形式:可预见的是数字(虚拟)IP将大量被运用在企业的运营内容中,事实上很多嗅觉灵敏的企业已经在设计与规划此类业务了;
(2)专业人才的关系:企业数字化的过程中,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专业人才的稀缺,而专业人才的寻觅,除了进行外部招募还需要通过内部挖掘,这里所讲的专业人才除了技术类还有输出类,格力的董明珠前段时间推出的接班人,就是这一案例的体现。
元宇宙本身已经不是概念,而是需要企业充分重视的场景。
超级个体的出现,其背后一方面是以上所述的原因,另一个背景则是国家主导的规则体系正在消除平台之间的隔离,至少在国内,互通互联正在成为现实,这样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拥有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与发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