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浊清不由意,醉醒我自知(36)
第十三章:悲愤赴清流
37. 行泽畔,屈原怅然对渔父
浩渺的洞庭湖不知疲倦地涌动着波浪,浑浊的湖水前赴后继地冲击着岸边黑色的礁石,也在屈原的心里掀动着波澜。为什么着湖水要一次又一次地与坚硬的礁石撞击,哪怕是被撞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是什么给予了湖水永不枯竭的力量?屈原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问自己,是信念,是伟大的信念,是执着的追求。心怀卓然志向者必有非凡的毅力,虽然我一再受排挤,虽然我一再被贬谪,但只要楚国还在,希望就还在,无论前路多么坎坷,我都要始终保持努力的姿态,总有一天,湖水会将嶙峋的礁石冲刷成细腻的沙滩。
湖水在礁石上激起的水花沾湿了屈原接近雪白的须发,屈原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留在湖边的泥滩上。
“来者可是‘三闾大夫’?”屈原的眼前是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父。
屈原抬头仔细端详了一下老渔父,觉得眼生。这老渔夫雪白的须发与红黑的脸膛藏在篾质的斗笠下,蓑衣外面露出了一双精瘦而有力的臂膀,蓑衣的下面赤裸着一双沾满泥水的大脚。
“这位老丈是?”屈原拱手问道。
“乡野之人,大人不必记挂,只是大人应该远在郢都,如何流落到这大泽之畔?”老渔夫也拱手答道。
是啊,我本该在郢都朝堂施展自己的抱负,如何会流落到这千里之外的大泽之畔?屈原在心中问自己,其实,他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唉!”屈原叹了口气。
“大人莫不是有苦衷?”
苦衷,我有什么苦衷?是楚王的不信任,是令尹子兰的嫉妒排挤,是自己的狷介狂傲?
“苦衷?也许吧!”屈原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得摇了摇头。
“大人莫要灰心,郢都虽好,但这大泽也是水美鱼肥之地,大人小住几日,老夫让大人尝尝这湖鲜的美味!”老鱼父显得很热情。
到底是乡野之人,不懂得朝廷的艰险,我屈原今天远离郢都,流落到此,哪是为了游览风景,品尝湖鲜啊?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只是暂时没有机会罢了。
“多谢老丈,屈原来此,并非为了揽胜尝鲜,实在是被人赶出了郢都啊!”屈原不得已说出了实情。
“哦,这是为何?”
“老丈有所不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耿直,故而被流放至此!”屈原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叹息道。
“呵呵!”老鱼父笑着走到屈原的身边,伸出苍劲有力的大手,拍了拍屈原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听说圣贤之人善于与世道一起变化,绝不会死板的对待身边的人事,既然世人都肮脏不堪,大人何不也随大流,搅浑泥水,鼓动浊波;既然大家都迷醉了,大人何不与大家推杯换盏,一醉方休?大人流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恐怕是因为你想问题想的太深,想的太多了吧?大人受到排挤,遭到流放,恐怕是因为太过自命清高,不同流俗了吧?”
屈原一把推开老鱼父的手,瞪着老鱼父,愤怒地说道:“老丈为何有这种看法?屈原以为,刚刚洗完头的人戴上帽子之前,一定会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刚刚洗完澡的人穿上衣服之前,一定会抖掉衣服上的渣滓,我一生追求身心的洁净,节操的高尚,怎么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蒙受世俗污浊的沾染呢?与其如此,还不如跳进滚滚的湘江,葬身鱼腹,以保留自己的清白!”
是的,同流合污是自己决不允许的事情,我屈原活在这世界上,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百姓的富裕,要我变节从俗,还不如要了我的性命。
见屈原反应如此强烈,老鱼父也无奈地摇了摇头,离开了屈原,爬上泊在岸边的一条小船上,摇动的船橹,缓缓地向湖心划去。一边摇着橹,一边高声地唱着:“清清的湖水啊清清的湖水,我要用你来濯洗我帽子上的飘带啊濯洗我帽子上的飘带!浑浊的湖水啊浑浊的湖水,我要用你来濯洗我沾满泥水的大脚啊濯洗我沾满泥水的大脚……”
屈原站在岸边,看着老鱼父摇着撸消失在湖面茫茫的雾霭里,只有那高亢的歌声还在耳边回荡。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老鱼父的话也许不错,与世俗相移,或许真的能过上所谓的好日子,但那样的生活不是我屈原想要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不管道路多么漫长,也不管磨难多么艰苦,既然已经出发了,那就不懈地前进吧!
下一节:浊清不由意,醉醒我自知(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