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8

1结构:观点,论据,升华

2论点:不要主观思维教育孩子

3论据:

事实论据:孩子总是让“我”讲同一本书,已经五遍了,“我”很没有耐心,最后让孩子自己读,发现他全部记下来了,并一些难懂的词句也理解了,这这时候才发现孩子并不是在听故事,而是在好奇,在学东西。

一个朋友的孩子用总是在玩豆豆,后来有一天孩子将依次大小的顺序将豆豆全部放去瓶里,发现孩子在一个过程摸索出来时间管理的“智慧”

一个朋友的孩子总喜欢在睡前玩所有的玩具,后来才知道是处在秩序敏感期。

理论论据:无意中发现楼下的各种果子的花开了,千姿百态,有感而发赏花的心情有等待,有盼望,有惊喜,有欣赏。养孩子也是如此吧。

4故事:

文艺中带有干货,有细节,有情感,有感悟,有方法,这是一篇很讨喜的文章,话题很讨喜,写作方法很讨喜。

作为一个还是单身的我看到这篇育儿文章,我觉得是幸运的。

因为会发现,很多作为父母总是以以一种很主观的爱来教育孩子,“我这样做,是为你好”这种绑架式的教育还想望子成才的心理,最后却适得其反不是吗?

里面有三折故事讲到孩子们总会做出一些看似“莫名其妙”“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坏孩子”行为;孩子总是要求读同一本故事书?孩子总是喜欢玩豆豆?孩子总是在睡前的时候要玩遍所有的玩具?……当大部分人遇到这样的问题本能的反应就情绪来解决问题,不耐烦,发火,敷衍。从来没去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背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解决?

5金句

1做家长的有一个误区,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其实真的不完全了解孩子。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目标,他们做一件事情的理由,也许都不在我们的预期之中。

2孩子生来并非一张白纸,需要我们不停地涂上颜色,确切的说,他们应该是一副画卷,本身是有底纹的,随着成长会慢慢晕染出瑰丽的颜色。

3如果家长对孩子有什么义务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项,一个是保护,另一个就是成全

4孩子做事拖拉,往往是因为他们处在一种没有压力、无忧无虑的状态下。孩子热衷看电视,玩iPad,是因为他们没有小伙伴一起玩,他们无聊。孩子会说谎,是因为真相不能被接受。

5就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在尽量大的范围内,允许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早上很效率,8点不到已经完成了穿衣、洗漱和早饭。他拿来一本青蛙弗洛格——佛洛格吓坏 了让我念。上来就指着“吓“...
    疼福妈阅读 235评论 0 0
  • 感恩今天精神状态还很好,恩为昨天和媳妇有点小矛盾,我倆都有点情絮,幸好我还知道调整情絮,控制情絮发展,.一会心情就...
    秦东娥阅读 299评论 0 0
  • 银杏梢头沈残霞。澹月弄窗纱。黄粱梦醒,笙箫静默,煮酒烹茶。 松庭独坐无人扰,举盏对昏鸦。露风一夜,清寒池水,皱了秋...
    瑾檀yuying阅读 515评论 49 43
  • 主动健康,主动幸福 13 基础营养学 2 作业 讲营养不仅仅是食物本身的营养,还有设计到消化和吸收,利用。 消化系...
    清远_a429阅读 2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