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对《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摘录和解读:
“色即是空”,书中的解释是,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你有好处,因为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东西是虚幻的,而且你确实能退出。
有一次,作者赖特在一个冥想培训班学习。正好教室外边有工人在用电锯锯木头,教室里就充满了电锯的噪音。电锯声让人听着很难受,但是赖特使用了冥想的功夫,他先接受自己“反感电锯声”的这个感情,然后审视这个感情。这时候电锯声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
再到后来,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这段经历,就是赖特第一次体验“色即是空”。
赖特说,电锯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当你想到电锯的时候,你会联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也可以锯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所谓“色”,就是你从电锯声联想到的“内涵”,你不妨把它称为“电锯色”。
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电锯声,是存在的。“电锯色”,是“空”的。
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但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这个理解的好处是有心理学支持。有个心理学家叫保罗·布鲁姆,他就认为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特别重视事物的内涵。比如说卷尺,到商店买个新卷尺用不了几块钱,但如果这个卷尺是肯尼迪总统当年用过的,那么一拍卖就能卖出四、五万美元。再比如说结婚戒指,本来它只是一个戒指而已,但如果这个结婚戒指已经在你手上戴了三四十年,那它对你就意义重大了。所以一个东西的历史,给它带来了意义。
而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字母“Q”,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按照赖特的理解,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如果你听见电锯声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你认为“色”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内涵”判断,那么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性质。
第一,“色”,也就是内涵是自动产生的。我们看到一个事物,会不由自主的形容它,比如高大,矮小什么的。第二,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名画?因为它有故事。第三,内涵都是主观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这就是,书中对“色”的解释。
赖特讲过一个有关杂草的故事,我深有同感。以前我家刚买房子的时候,那个房子的草坪长得很好。后来因为我们不怎么维护,草坪上就长了一些杂草,什么蒲公英之类。有时候我看着难受就会把杂草拔掉。我父母到美国来看我们,有一次他们看我在拔杂草,就问为什么要拔蒲公英。他们说,蒲公英开一些黄色的小花,点缀在草坪上不是挺好看吗?我父母是从欣赏大自然的角度出发,认为蒲公英挺好看。而我则是从维护草坪的角度出发,认为蒲公英破坏了草坪。所以蒲公英到底是不是杂草,到底应不应该被允许长在那里?
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那如果不带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赖特说,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赖特的修行没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采访了一些高手。
一个修行者说,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真的会体会到“空”,你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当然你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椅子还是椅子,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
赖特把自己关于“无色”的解释和修行者探讨。修行者说,他自己的修行,更像是他先感觉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然后才导致他对这些东西无感,而赖特说的是先降低了感情,才感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这个因果关系可能是相反的,但总体来说,认识到无色就是认识到空。
这位修行者还提到了非常明确的两点体验。
第一点,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
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这就是“色即是空”。
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