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告诉你,要想完成目标的两个策略是什么。
第一,将设定的目标具体化、情景化、可实施。
第二,降低阻碍实现目标的“非法”行为,主动的适当增加挑战难度。
以上两个策略来自于采铜所著的《精进》。
这两个策略无非是告诉我们,当我们有想要达成的目标时,在历经这段或长或短的过程中,减少那些影响目标实现的行为,适当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踏实的去做,无限接近目标。
那这和我们平时一直在执行的原则有什么不同呢?
举个例子。
比如,半年后你要参加一个职业资格考试,从现在起就要开始进行复习。你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规定每天晚上8点半到10点半是学习时间。
一天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使你疲惫不堪,一坐在桌子前就有点打瞌睡,看着厚厚的书就顿感压力,拿起手机想先刷个朋友圈休息下。一刷一小时过去了,眼睛也睁不开,要不趴一会吧。结果眼睛一闭一睁,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今天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内心又有了愧疚,一想到万一没通过考试,自己升职加薪的愿望就又没戏了。
心理压力陡增,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加剧了学习和不想学习的冲突。
这个例子当中,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通常都是采取了先对自己强调了目标的意义、对自己的影响,陷入了自我批判的漩涡,心情和热情都受到了打击。这样反而会让事情适得其反,越来越糟。
采铜给予的思路是把注意力放到“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就可以实施的行动上。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事情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时,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去寻找自身的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发生。
回到刚才的例子中。可以立即就做的行动和以后具体应该怎么去做会有哪些呢?
第一,立即翻开目录,查看自己的学习进度,适当延长今天的学习时间,赶一下进度。
第二,为每天的学习设置小目标。比如每日学习30页,做习题30道。这里可以运用SMART原则来制定学习计划。
第三,坐在桌子前时,同时将手机静音,放到视线之外的地方。保证自己在学习时间内,不会有其他干扰学习的事情。
这和我们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如出一辙。那为什么现在执行起来却那么难?
欲望太多,内心不平。
这个世界上短平快的事情好似在别人身上发生的概率远远大于自己,别人怎么就立竿见影,自己怎么就老牛拉车。
注意,你看别人是电影,都浓缩了。其实你在别人眼里也是电影,电影好坏,导演和制片说了算。可能你会说,这也不一定。确实,我说远了,超出了这次的讨论范围。
但是,在成功前忍受的挫败、煎熬、孤独甚至是嘲笑都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这样,那些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可能成的事,才更值得去做,去坚持。
最近反反复复鼓励自己的一句话送给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习惯不能立即被抛出窗外,却可以一步步被引下楼梯。
祝你有个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