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与罗马新圣彼得大教堂
1508年,伯拉孟特将他的“小老乡”拉斐尔(Raphael,1483-1520)引见给尤利乌斯二世。
不过,教皇此时正忙于搬家他讨厌住在前任住过的房间。
因此,教皇委托拉斐尔为其美化新居,在梵蒂冈教皇宫殿内的四间如今被称为“拉斐尔厅”(Raphael Rooms)的房间进行壁画创作。
拉斐尔堪称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堪称是完美和谐的化身。
瓦萨里曾经感慨道:“有时候上苍将其宝藏的无穷财富,以及在漫长的岁月中通常将分给许许多多人的恩惠和厚礼,都赐予单独一个人。完全可以说,像拉斐尔如此全知全能的人绝非凡人,而是神人。”
拉斐尔·圣齐奥(意大利语:Raffaello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本名拉斐尔·桑西,常简称拉斐尔,
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三杰”。
拉斐尔所绘画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
他为梵蒂冈教宗居室创作的大型壁画《雅典学院》可谓是是经典之作,他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将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同时也创作出许多著名的肖像如:“教皇利奥十世像”。
拉斐尔于1520年高烧猝逝于罗马,终年37岁,葬于万神庙。
因此,于当时,由于在壁画创作中表现出的天才,拉斐尔深受尤利乌斯二世以及继任教皇利奥十世(Pope LeoX,1513-1522年在位)的喜爱。
而利奥十世是洛伦佐·德·美第奇的儿子,他继承了美第奇家族热爱艺术的传统。
且,他于1514年委任拉斐尔为圣彼得大教堂建造工程新任总监。但要求他在伯拉孟特的方案前加一个巴西利卡式大厅,变大教堂为拉丁十字式的,借口是要把君士坦丁皇帝造的旧教堂全部包容进来。
此前伯拉孟特的方案主要注重纪念性,要设计一座艺术上完美的建筑。
而尤利乌斯二世也有同样的想法,想要一座彰显他个人形象的伟大纪念碑,与此同时他正委托米开朗基罗设计一座宏伟的陵墓,准备要放在教堂内。
由于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具体的使用问题尤利乌斯二世和伯拉孟特都没有予以充分考虑,特别是用什么位置去容纳成千上万前来聆听教诲的信徒,这算得上是教堂最重要的功能,可是希腊十字式平面无法满足这个需要——当神父站在中央时,他所能面对的最多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堂空间。
且,利奥十世没有前任那样的雄心壮志,在他的要求下,拉斐尔改变了伯拉孟特的设计意图,在中央穹顶的东侧设计了一个约有120米长的巴西利卡。
这样一来,教堂满足了使用的要求,但是伯拉孟特方案中双向对称的完美形式却被打破,教堂面貌势必要重新回到拉丁十字的老路上去。
其实,大教堂采用希腊十字还是拉丁十字,实际是人文主义者和日趋反动的教会的斗争。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和伯拉孟特把圣彼得大教堂当作历史纪念碑来设计,所以采用了希腊十字的集中式造型。
这种造型雄伟、简洁、整体感强、有向上动势而显得崇高,很适合于纪念性建筑。
不过,虽然集中式建筑很不便于基督教仪式,圣坛和信徒没有恰当的位置,然而尤里乌斯二世和伯拉孟特仍然偏爱集中式。
而拉丁十字式是中世纪教堂的传统,是正宗的教堂形制,虽然它只有立面构图而体积构图松散,缺乏宏伟的纪念性,但是,利奥十世仍然要把大教堂改回去。
不难发现,促使利奥十世回归中世纪的,是1517年在德国爆发了进步的宗教改革运动,这运动的导火线正是教廷为敛集建造圣彼得大教堂的钱而发售荒唐的“赎罪券”。
而为了扑灭这场运动,教会大肆镇压,并且疯狂地倡导恢复中世纪虔诚的信仰。
毕竟,中世纪是天主教的黄金时期。
不得已,拉斐尔遵命修改了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在原方案前加了120米长的巴西利卡。
1527年,西班牙军队一度占领罗马。
西班牙的封建贵族在当时是最反动的,他们勾结教会,残酷迫害新思想和新文化,迫害人文主义学者和科学家,开始了一个天主教的“反改革”时期。
并且,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继拉斐尔之后的两位建筑师,虽然或者打算恢复希腊十字,或者打算削弱巴西利卡大厅,但都没有成功。
PS:部分资料来自世界建筑简史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