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少女成母记(ID:zhongnianshaon)
这篇文章开头时,我的手是颤抖的,因为毕竟让一个文科生去写数学启蒙,这事儿怎么说起来都有点不在道儿上。但为什么我还要顶着被大家diss的风险斗胆来聊一下数学启蒙呢,是因为我非常想在此告诉广大文科妈妈尤其是认为学前数学启蒙等于十以内加减法的家长们,请停止你们的幻想。如果数学启蒙真的仅仅等于十以内加减法,那你们的孩子大概率还会遭遇你们当初遇到的问题,当年为啥学了文,我不说你心里没点数么。
来源:unsplash.com/
经历过一次幼升小,很多事情我都有了同以往不一样的看法,其中尤以数学为最。大概率来讲,一个数学牛的人进行数学启蒙是要好于数学渣的,但也有一部分智商超群的数学牛吐槽自己的孩子:“怎么那么笨,我当年一说就懂了啊!”那我们这篇文章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让数学渣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数学问题时,不那么被动;让数学牛遇到不那么牛的孩子时,不要跳过应有步骤,因地制宜地进行数学启蒙。
综合来讲,这是一篇写给普娃家长的数学启蒙指南。陪着启蒙了两年后我才发现,90%的学前数学启蒙问题其实就是数形对应问题。
在解决数形对应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数字的来源问题,大多数小朋友不理解为什么1就是yi,或者是one等,初始关于数字的东西都是靠记忆的。在这里,特别推荐妈妈带孩子读一下汉声数学,里面有一本讲到了数字的起源,人类的最初有没有数字?为什么会有数字?刚开始的数字是什么样子的等。不知道你上学时候有没有经历过这个环节,刚开始学代数的时候你问老师为什么假设它是x,而不假设成为a,这就是抽象概念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那个年代的老师喜欢这么回答:记住就可以了。
但数学学习是需要一种究其本质的探索精神的,好比说对于1的解释,书上会聊到古代生产物质多了,计数就是个麻烦事,我们就想出来用石子等东西跟各种物品一一对应从而进行计数,逐渐的也定下了代表各个数量的叫法。这样孩子就可以理解,数字可以是阿拉伯数字1,也可以是 罗马数字I,也可以是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而罗马数字因为其便利性广为流传并广泛使用了而已。后期不管假设成什么字母,他也能很容易理解。
数形对应在计数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比说数字1对应的是一个苹果,但同时可也以对应一个香蕉,数字2可以对应两个西瓜,也可以对应两块积木。刚开始跟小朋友聊数字要拿着实物一个一个地数,到纸面上由实物图、数字相对应逐渐用点或者圆圈来替代实物图,做到点数相应,再逐步抽象出单纯的数字。
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比如实物、桌游、积木、点卡等很多工具来强化这个部分,并增加它的趣味性,对于小娃,把战线拉长点没坏处。先集中5以内的,直到眼睛一扫就知道是几的程度,10以内的也同理,基本计数这部分勉强过了。
另外一个对数形对应要求很高的启蒙部分是数的拆分。现在小学生流行背一个凑十歌,什么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就这口诀吧,背完之后算十以内加减法速度嗖嗖的,可不是快么,鹅,鹅,鹅后面肯定接曲项向天歌,这没争议的呀。如果有人跳过启蒙阶段直接这么教你娃那你以后可能就费劲了,估计会有不少的坑等着你去填。其实我们学前启蒙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时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慢慢的让孩子内化数字的概念,而不是急于速成,把很基础需要拆分理解的东西当做口诀背诵下来。
我记得我们家学数字拆分的时候我是很疑惑的,我问5可以拆分成几跟几,他得琢磨半天。我旁边急得不行,这孩子莫不是傻吧?回过头来,我才发现我错过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拿着实物动手去分。小积木块、大豆、扣子、糖果、所有能想起来的一切利于拆分的东西都可以用起来,把它当做一个小实验,再一一记录,把记录的数字找找规律,孩子会发现,竟然这么巧!1+4竟然等于4+1?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实物阶段过去之后,我们需要一个类似于这样的表格,然后拿一些那种塑料圆片或者小积木,让他们一边摆一边进行拆分,这是在给他最后一步搭桥。
之后再进行单纯的数字拆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十以内数学的加法到这里才算入了启蒙的门。所以我一直说,启蒙是一个慢活,它需要耐心、用心,更需要对孩子的了解、观察以便随时调整。
我十分建议数学启蒙要交给家长或专业的小学老师,不要指望幼儿园老师或你家楼下某个黑黝黝的幼小衔接班。如此耐心细致的工程,并不是学前你扔到幼小衔接班就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但如果自己时间或能力有限,又对孩子足够相信,那不如就交给一年级的老师吧,他们比你想象的更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