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它让信息从四面八方向我们炸裂,又让人们在焦头烂额中摇摆不定,如何在喧闹和杂乱中坚守住信念,不焦虑,不茫然?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和龙村修合著的《断舍离》,用瑜伽智慧中的断、舍、离让我们的身体放松,让我们的思维开阔,更让我们的内心宁静,从而获得一种力量,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断舍离”是从瑜伽的修行哲学中提炼出的思维方式,并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逐渐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它也是刺激思维新陈代谢的思路转化法。
作者利用瑜伽的智慧来阐释“尽人事”,从而让人们获得一种能力,那就是“可以不被结果所束缚的听天命。”现代人之所以顾虑重重,焦虑万分,归根结底是源于对结果的担忧。他们害怕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恐惧自己的努力会付诸东流。龙村修将在瑜伽中体悟出来的真谛告诉读者:瑜伽为什么能够让人们无所畏惧,是因为它能够让人“拥有必须做到的决心。”练习瑜伽的目的在于让人感到极度紧张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极度放松。
作者在《断舍离》中为读者详细讲解了这其中的奥秘。人们在练习瑜伽的时候,完成一个姿势后放松,再完成一个姿势再放松,人们需要不断重复绷紧和放松这一过程。如果用尽了全力绷紧,那必定能够彻底放松。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习,就会让人们逐渐产生这样一种信念:“既然已经这么努力了,那结果如何都已无所谓了。”就如波德莱尔所说,“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有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也只有做到全力以赴,方可达到心无旁骛。心无旁骛也必然会让人们不再执念于成与败、输与赢。这种平静的力量会让人们真正做到“尽人事,听天命。”
《断舍离》一书,既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放松,内心安宁,又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开阔,从而使内心更平静,更有力量。
山下英子在《厌恶感是改变自我的好机会》一节中,让我们对外界的看法有了豁然开朗的转变。它让我们脱离了单纯的“对”与“错”的标准,来判断周围的人和事。山下英子说:“究竟为什么会产生厌恶感?是因为他人的言行或外界和自己的价值观布一致。也就是说,厌恶感不是外界的问题,是自己内心的问题,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的感觉。”
由此可见,人与人对事物的看法之所以会千差万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每个人不同的状况和价值观。看清楚了这一点,在面对不同声音的时候,我们便不会轻易地愤怒、困惑和郁闷了。它可以让我们跳出认知的局限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更为理智和从容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人生海海,有许多困境是因为认知的偏差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看清自己,再早一点看轻自己,生命就会在平静中多一份一往无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