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独处,享受孤独

每次去图书馆说不借书,因为家里叠了一大堆书还没看,想先看完家里的书再借。可看到好的书总忍不住要借回来一口气看完。

这不今天图书馆又看到了周国平的《学会与自己相处》,这是他写给少年哲学智慧书系列的第二本,之前已看过第一本《成为你自己》。先在图书馆看到闭馆,然后又借回来,连午觉时间都用上,终于看完了。

如何学会与自己相处呢?从本书中我提炼出三点:

首先,做自己的朋友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最不能缺少的一个,那就是自己。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看他能否独处,独处时是否感到充实。

以前我非常害怕独处,只要一个人在家,就会觉得很无聊。要么去找同事聊天逛街,要么就出去外面跑步。

成为自己的朋友,这是人生很高的成就。而且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希望达到的。

其次,独处的充实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才能得到。

周国平老师在书中提到,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者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以前的我属于第一种,不会做自己的朋友,不会独处,内心很浮躁。

现在的我属于第二种,开始读书、写作,内心逐渐充盈起来。享受独处,渴望独处,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才会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交谈、思考和写作。

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只有独处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才会真正感受到与自然的沟通。

每天晚上或者每个周末,挤出只属于自己的时间,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在沉思和独处中,思考人生。

最后,丰富的安静

在当下物欲横流、喧器浮躁的社会中,安静反而显得突几,人们不断追逐物质却丢失了灵魂,喧器而不丰富,浮躁而不安静。

如果人们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拥有丰富的内心和博大的爱心,就能成就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才能真正摆脱外界虚名的诱惑,从而达到内心真正的平和、豁达和安静,这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学会与自己相处,珍惜独处的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要多读书、多思考,才懂得品尝阅读和沉思的快乐,才能拥有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给一个学生辅导他所上交的中考试卷时遇到了一篇美文《学会与自己相处》,突然一道闪光射来,震撼了我的心灵,...
    董晓利腊梅阅读 944评论 0 1
  • 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
    夏天儿阅读 987评论 0 0
  • 1、 浩瀚的星空之下,是一个充满悲欢离合又有些戏剧性的人间,在人间的道路上,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他们像是蚁穴旁的蚂...
    大房子613阅读 601评论 0 8
  • 学会与自己相处 文|张爱敏 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与其硬挤,不如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只有这样...
    爱于心敏于行阅读 357评论 0 10
  • 学会与自己相处 顾伯冲 人民日报评论 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
    春晓涤生阅读 4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