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月22日
书名:《把时间当作朋友》
进度:174至 239
摘抄、感悟、行动:
一是说者的语篇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它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们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去想,很多原本不可能听到的内容就会自动浮现,而这样做的人最终几乎都会发现自己逻辑能力超强——起码比自己想象得强。p217
接收新的信息要改变拿来就用的心态,在心中多问这两个问题,尽可能剥离开看法,看到事实,久而久之,思考形成一种习惯,变被动为主动,逻辑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和提高。
二是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人还会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智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p221
这一方面我从来是不急的,比如曾经讲过社群的运营,不是一上来狂轰滥炸社群就会热闹起来,而是要根据社群人员的情况把握节奏,该热闹的时候不遗余力的搞事情,该平静的时候,大家务实做事,该讨论的时候,针尖对麦芒也可,人都有观察能力,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大家的注视之下,一以贯之的状态,才是大家信赖和看重的方面。看起来网络身份多变,其实不变的是屏幕背后人的心灵。
三是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只是种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p239
这一点也蛮有感触的。和不同的朋友聊天,生活圈大些,经验多些的朋友往往比较聊得来,一些新鲜事物,他们不会先否定,而是听听看,在自己的信息库中,也比较容易找到类比的信息。而另一些相对安稳的朋友给我的反馈就是别折腾了,也不会太多的建议,总之就是聊不下去了。还是那句话,自己心智成长的时候,多观察,多阅读总是好的。
四是很多时候,不仅归纳经验需要很长时间,通过演绎论证归纳出来的经验可能需要更长时间。p239
作者说:“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既然是跨越未知的,自然需要时间去验证。所以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要不确定的想法,最好记下来,不要急于找到答案,耐心等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