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阳明《传习录》第34天
今天共读陆澄录五九(76—79页)
忘记预习,只在昨晚睡觉时读了两三遍,今早的闹钟写到五点,想着早起预习。
五点二十坐在电脑前,我竟然是第一个到的。先读起来吧,一会儿王老师进来说昨天她写旺苍的综述,写了四千字没有写完,暂时不能跟大家分享,也忘记排领读的事,问谁可以领读今天的。沉默了一下,我看没人,我就说我来,但我没有梳理,只是读了几遍,王老师说没关系。
五点三十正式开始,读的挺顺利,读完后让学友们先自读一会儿,我抓紧时间梳理这一章节的内容。
我抓住第二段阳明先生说的“人性皆善,中、和是从从原有的,岂可谓无?”意思是人本性善良,中和人人本来就有,怎么能说没有?再次强调阳明心学的主旨,人性本善,人本心是中正平和的。我联系二七、二八、三五章节都是谈中庸思想,可以结合来读。
阳明先生还说“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意思是无时无刻没有不中正才叫大本,无时无刻平和才叫达道。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确定天下的大本。这是圣人能达到的,常人因有所昏蔽,需要在心上磨,事上炼。
王荣平老师补充概括本章节的内容,她说分了五层:一是在一时一事,人可以达到‘中’‘和’;二常人之心有所昏蔽,不能达到‘中、和’;三是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四是须自心体认出来,‘中’只是天理;五是去得人欲,便识天理。这五个层次是层层递进,抽丝剥茧一样回到本质心即理,中即理。
如何做到,王胜男老师又补充:想要去人欲、识天理,需要让良知发挥作用。
让我感受到:我读得浅,王老师读完后很快条分缕析、思路明了地分层概括,而我说得有些零乱,这是我要学习的,以后再发言时,最后分点作答。平时教学生做题就要分点,那我说话时也应该这样,分点可以让人思路清晰,听者也思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