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精致的人生都是筹谋出来的。但我却一直处于漂泊的状态。
记忆中,我是个爱看报的孩子。从那小小的方块字中,我窥见了外面丰富的世界,自认为走出去便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于是,我努力读书,从村里读到镇里,从镇里考到县里,最后终于到市里上了大学。
可是,和外省来的同学一比较,我又觉得我这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似乎都白费了,因为我连县、市都没有走出去过。我也想到了通过考研来走出去,可是父母不允许。于是,还没正式毕业,我就跑到广东寻找工作机会。谁曾想,因为社会经验不足,第一份工作上岗一礼拜,便被辞退了。最后,只能返回学校,重新考虑就业的问题。
这次出省的经历,对我打击很大。到了外地,我才知道生存环境的恶劣。“南风”未必知我意,“西风”却反复袭我身。广东的老板对外来妹并不那么友好,加上自己一无资历,二无靠山,最后因为签合同之事被迫交了违约金才全身而退。
体验了打工仔的辛酸后,我开始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番努力之后,面试又被刷了下来。几年之后,我才知道金饭碗的香,后悔当初没有及时找外援,一鼓作气挤进公务员队伍。公考失利后,我又跟同学去报考了教师招聘。最后,被分配到了乡镇,做了一名语文老师。
在乡下的七年时光里,我从最初的懊悔、自责,到慢慢被大家同化,再到选择走向堕落。我也曾在无数个夜晚,环顾那间阴冷的宿舍,暗自神伤。当我躺在坚硬的床板上,望着满是污渍的天花板时,我一遍一遍的问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扎根山区教育吗?” 这和自己当初的理想明显背道而驰,我心中的天地未必是可以驰骋千里的广阔草原,但它至少应该是灯火通明的闹市。
无论我如何想脱离孤苦的乡村生活,第二天听到学校的广播铃响起,我又要挣扎着起来,开始我一天的教书生活。如今,我已从偏远的乡村走出来,我甚至有点怀念那个站在操场上,抬眼就可以望见暗夜里的星星的地方。
现在,我已经定居在县城,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灯火通明的世界从来不曾属于我。回首过往,“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岁月翩跹,一路漂泊,精致生活已离我渐行渐远……
如果,我还想追逐年少时立下的宏愿,我只能迎着西风,细数流年,漂着,漂着,也许,下一站,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