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豆瓣,总是会看到一些豆友分享自己极简主义的生活,其中最多的要属物质极简,比如今年没有买过新衣服、每个月扔一件不用的东西等等。
这让我想到了我妈,因为我妈从来都不扔东西,有一次我妹把不用的衣物扔到垃圾堆了,我妈居然把它们捡了回来。所以,我家里最多的就是废物:废弃的纸箱、塑料盒、过期的食品、用坏的电器……
我跟我妈说:“这些用不着的东西就丢了呀!”她说:“丢了浪费,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此刻,我开始理解我妈了。她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很上进努力,都退休了还不忘跟随潮流,学习社群营销和短视频传播。但我爸常对我妈说:“认清你自己。”
我妈不服气,于是更努力了。看着她努力的样子,我都不好意思堕落。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身上的这股拼劲应该是随我妈,所以当我成为局中人时,我身上的壳越来越厚,我才开始理解我爸说的那句话——认清你自己。
我妈是一个很在乎他人眼光的人。举个例子,她近几年一直很担忧我的个人问题,于是每次都含沙射影地劝说我,当我有一次对她说了一句“随便找个人结婚再离婚吗”,她就再也没劝过我了。因为我知道,她最大的焦虑与劝说的动力就是觉得自己女儿不出嫁是件很丢脸的事。所以,她一直都按照社会期待在活着,于是她什么都不愿舍弃,却很少整理自己所拥有的和所需要的。
最近,读完了这本《极简主义》,让我想到了“极简”可能始于物欲,但绝不止于物欲。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做“极简”。比如,最近我的导师找我给他写方案,我报名参加的疗愈师培训任务加重了,一个合伙人找我做技术支持,这些事堆在一起让我内心有些烦躁。于是我问自己,做这些对我的健康、人际、兴趣、成长和助人有好处吗?如果没有,那为什么不考虑舍弃一些呢?
如此自我对话,我越发看清内心,主动去选择,并成为内心所期盼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被安排的人。可能这意味着自己会失去很多,也可能会由于自己的觉悟水平有限做出错误的选择,但一定要经受住这些,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而这世间没有比成为自己更重要的事了。
我想这应该是极简主义的核心,极简的背后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追寻内心所向,这是一份让自己幸福快乐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