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是客观的,但是我们看见的世界是主观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差异呢?我想依然见仁见智!
今天就以假设论来谈谈。因为每个人自出生那一刻开始,你所经历的家庭氛围、父母特质与关系状态、周围环境、教育的差异等因素,会形成特定的记忆存储于潜意识中。我们的性格、价值观都被潜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们很难意识到和感知到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大量的“假设”,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做决策的依据、对一个事情的理解,都有一个前提假设。有的人待人的假设是人性本善,因此会坦诚无防范,因为他们相信人性中善的那一部分;有的人则是反方向,对任何人都有所保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便是他待人的底层逻辑。
跳出个人,我们来看看更大的维度,比如教育的范式,100多年前人类主导思路是行为主义,核心思想是刺激-行为的模式,是比较野蛮式的范式,因为当时对人的假设是和动物没有区别,去驯化就可以;后来随着教育领域基础理论逐步丰富,人们开始发现人类和动物是不一样的,人有主观能动性,更像是单体计算机,于是发展出了认知主义的教学范式。教育范式的变迁核心的驱动因素是对人类假设的变化。
我们再来看看国家层面,以中美两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拥有绝对霸权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先进的科技、强大的军事、垄断式的金融等等,一个如此发达的国家却一直乐此不疲的巩固自己的霸权,无所不用其极,也对很多国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中国是近几十年来逐步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古老文明一脉相承延绵至今的国家,中国在前100多年来遭受了因落后而挨打的屈辱史,却自始至终提倡和平相处的五项原则,充分尊重每一个国家的独立,保持开放和平等的心态。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形态,其实背后也是有不同的假设。美国通过强杀掠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也用同样的手段挖到了第一桶金,通过霸权殖民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大的国家,它的行为不断被激励,再不断被强化,因此美国有自己的假设——不断掠夺、利益导向。而中国,从古至今便是以大国自居,俯视天下,从未有匮乏心理,相反更多是包容和输出,也书写了大唐盛世的精彩历史,对于一个有璀璨文化和光辉历史的大国,依然也有自己的假设——安定富足、和平包容。
内在的假设看不见摸不着,却会将你带向远方,就像是你生命中的导航,设定好了路径和方向。可是这些假设究竟能把你带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吗?看看身边那么多将自己跌入低谷的人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