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标准是行动——我们的《学习学》: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最终要落实到笃行,没有笃行,前面博学慎思审问明辨都是空话废话。只有笃行,才能知行合一,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学以润身。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放豚,是跑掉的猪。苙,是猪圈。招,是用绳子把四蹄捆住。
孟子说:“离开墨子的学派,一定归于杨子的学派。离开杨子的学派,就一定回归儒家学派。他回来了,那接纳他就是了。今天你们指斥那些投奔过杨墨学派的同学,就好像去追跑掉的猪,那猪已经回来了,关到猪圈里了,不跑了,你还要拿绳子把他的四蹄捆住吗?”
治学必有门派,有门户,门户和门户之间是不通的。在哪里通呢?在外面通,我家门口,可以通过外面的路,走到你家门口。
但是,里面不通,进到任何一个门里,他都跟别的门派不通。
所以,如果有人说他打通了儒道释,你就知道他哪个门也没进,都没入门,他是在大街上晃荡,大街是跟哪儿都通。现在有老师,能把儒道释和量子力学都讲通,同学们趋之若鹜,这个老师了不起!一个个脸上听得发光。这是什么?这是追新逐异,道听途说,不是真要学什么学问,就是学点说法自娱自乐。
有人说,如果我在儒道释上各下二十年功夫,六十年我不能把他学通吗?
六百年也不能!
因为这违背了知行合一的基本原理。学习不是“理解”,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理解。
王阳明说,比如问孝敬父母,你晓不晓得,人人都说晓得,其实都不晓得,只是晓得有孝这个说法而已。真正要晓得什么是孝,每个人晓得的不一样。什么意思呢,你只有去孝,在行动中体会自己的心,和父母的反馈,孝敬了多少,你才晓得多少。
所以学习儒道释也好,或者在孟子的时代学习杨墨儒也好,你不是去晓得一些说法,而是照他的说法去做,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最终要落实到笃行,没有笃行,前面博学慎思审问明辨都是空话废话。只有笃行,才能知行合一,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学以润身。
重要的话重复一遍:这就是我们的《学习学》: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最终要落实到笃行,没有笃行,前面博学慎思审问明辨都是空话废话。只有笃行,才能知行合一,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学以润身。
学习的标准是行动,那么,你是按儒的标准行动呢?还是按道家的标准行动呢?还是按佛家的标准行动呢?
这就是王阳明说的,儒道释,是毫厘千里。说法上,是差之毫厘,行为上,是失之千里。不相通。
所以,我们治学,必有门户之见,说不要有门户之见,那是因为他没学问,所以谈不上珍惜哪门哪派,他都无所谓。
门户之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就是孟子在这里说的。思想上,泾渭分明。但是对人上呢,对归来的迷途羔羊呢,宽厚包容不追究。不要人家已经迷途知返了,你还要指责他,羞辱他,追究他的过去。
总结一下,门户不要太严。张居正说,不要心胸狭窄,没有兼容并包之量,因为这样会阻挡人迁善改过之门,想回来的,不敢回来。已经回来的,又受不了要再逃跑。
我的孟子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中国华侨出版社
孟子正义,焦循,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