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规模感熟悉感,再说说价值感:
1,
人到中年你就会明白:
虚惊一场和失而复得,这两个词的价值。
2,
趋利避害和保住胜利果实,是人的一种本能,它驱动我们的各种行为。
前景理论,反应的就是人的这种本能。
前景理论描述的是人类的决策行为。
人类通过考虑损失和获得,从而做出决策的行为。
前景理论还为一些认识上的偏见提供了合理性,比如损失厌恶、禀赋效应、现状偏见等。
损失厌恶意味着损失比获得具有更强大的力量。比如,输球后,输掉的感觉要比获胜强两倍。输球后酗酒的比赢球庆祝的多。
3,
损失厌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喜欢保存物件,比如家里堆积如山的旧衣服却舍不得丢。
比如一家咨询公司为用户提供订阅服务,如果客户取消,就会失去所有未使用的服务。
这种做法非常聪明。
从逻辑上讲,如果你很少需要这样的服务,就会累积很多未使用的服务,可能一开始就会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订阅。
但是,如果取消订阅,意味着你将失去积累的所有积分,直觉会让取消订阅变得不舒服。
毫不奇怪,这家公司被取消订阅的概率非常低。
4,
既然我们总是避免损失,那么我们同样也会高估已经拥有的东西。
这就是前景理论的另一种现象,也就是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的意思是:人们认为拥有某物的价值比不拥有时的价值更高。
比如演唱会门票已经脱销,已经有票想转手的人出价2400元,但无票的人只愿意支付1700元。
人们不愿意交换自己购买到的彩票,因为都认为自己购买的彩票中奖几率非常高。
5,
那么,禀赋效应如何影响营销?
仅仅让人们触摸产品就可以提升他们对产品的估值,
加深人们对产品的感情,
增强他们的所有权意识。
6,
身体接触越多,
这让人想起轻抚和拥抱,
与产品的情感联系就越强烈。
使用触摸屏设备进行网购,
会比使用键盘和鼠标网购产生更多的感情。
7,
新产品的失败率高达40%到90%不等。
大多失败的原因竟然是:
产品开发商痴迷于介绍新产品与以往产品相比有什么区别。
8,
新产品意味着用户要放弃现有的行为才能感受可能会得到的新收益。
放弃,会促发“损失”的感觉,并出现抵抗新产品的心理。
所以,如果想要人们采用一种创新产品,
让他们摆脱现状(我们对保持现状的偏好,被称为维持现状偏见),
你必须了解人们要怎样改变,
尤其是要求人们放弃什么。
与其重视自己产品的优势,
不如考虑创新产品如何兼容现有的行为和选择。
尽管人们希望获得新东西,但他们真的真的真的非常讨厌失去东西。
9,
物质稀缺时,人们害怕失去的感觉会更强烈。
例如,“这个价位的机票只剩两张了”,这极有可能是一种稀缺策略,促使你立即行动购票。
10,
稀缺的力量非常强大。
稀缺利用了生怕错过(触发损失厌恶)的人性,
也暗示产品或服务是高品质的,
并且需求很大(创建隐含的社会认同)。
它也可以利用立即满足偏见,
让人们等待,提高等待的情感收益。
11,
让人们觉得自己很聪明,
觉得自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能够影响他们的选择。
类似的,当人们觉得自己有魅力,
感觉自己聪明能干像个专家,
也可能导致他们做出更快、更大胆的决定。
心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自我效能。
换言之,对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的能力有信心,被称为自我效能。
12,
过去品牌往往把自己打扮成专家,
而如今要转变思路,
要让用户觉得自己是专家。
13,
个人经验:
当对修理自行车变得更加自信时,
在这上面花的钱就越多。
14,
通过一些小测试,
或者询问用户一些具体的问题,
如“使用了哪部分数据或功能”,
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建立效能。
15,
营销人员经常提供折扣或赠送免费券来促销商品,
但消费者往往觉得这些理所当然。
不妨换个思路,可以这样写“您作为我们非常重要的客户……”
或者让客户觉得拿到折扣是凭借自身的聪明、智慧、能力,
那么就会取得营销胜利。
16,
结论:
所谓价值感,
不是老说我们家的产品如何高级如何牛逼如何有价值,
而是让顾客感觉自己有价值受尊重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