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没认真读,下意识觉得陈季方是把自己比作桂树,父亲比作泰山,泰山之功德如何?不可测,以此作答。这样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应该用另一种理解。
我后来在网上看此文的赏析,发现原句就是“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把父亲比作桂树,功德比作泰山,分号前是描述桂树生长的位置,分号后是桂树生长环境,依泰山而生,这个时候,桂树是不知道泰山的高深的,类似缘在此山中的意思。同理,与功德为伍,被功德滋润的父亲是早已和功德一体,又怎么会知道功德有多少呢。
我采用这种理解原因有三:1.谦虚。泰山如果用作人的话,有泰山大人,也就是岳父,子女把父亲比作泰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里的泰山又有了功德的意思,桂树不知泰山之高,我也不知父亲功德有无,父亲就是功德本体?太自大了吧。而且客人问的话明显带着恶意,你见过哪个客人开口就是“你父亲凭什么”,你回答我父亲就是泰山,就是伟大,你想怎么地,太粗暴了。而谦虚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德”,将父亲比作桂树更好,首先天地很大,我们只是花花草草,是渺小的。其次桂树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太多了,想想我们看过的文章中“悬崖边的花”这样的描述,生于泰山弯曲的地方,就足见其坚韧。最后,在这篇文章之前我搜陈寔,搜到相关的历史资料,还有第一个搜索推荐是“陈寔遗盗”,都可见陈寔确实是有德行的人。
2.问有所答。问“有何功德”,尾句“不知功德有无”,将功德比作泰山,就有了功德的实体,有问有答。
3.更形象。陈季方回答的是桂树的生长环境,桂树如何如何,主体是桂树,在描述时,就说明父亲是如何获得功德的(被功德滋润),但又没说父亲得了多少功德,这里的功德已经是一个“大”的形象,当斯之时,在这个时候,桂树不知泰山之高,我就更不知道父亲功德的有无。而且客人是没法反驳诸如“世界”“天地”“道德”这种大概念的。
陈寔是陈太丘,就是君与家君期日中里面的陈太丘,里面元方是大儿子,陈纪,这篇的主人公陈季方是二儿子陈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