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小学名师、薪火微团队王庆云读书心得分享第(20)天—— 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

      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什么是结构化整合?数学结构化整合教学是指从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角度设计和组织教学,旨在改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发现和理解核心元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学力,提升数学素养。数学结构化教学遵循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原则。                                            如何在教学中做到结构化整合呢?书本上的内容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掌握,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问题。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带来的知识碎片化现象,以整体、系统、关联和结构的视角整合单元知识,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单元整合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致力于寻找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将离散的知识构建出一张层层相连的网,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从整体感悟数学的真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为学生构建整体思维打下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主动积极地将零散的、断裂的、琐碎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和讲授,让知识呈现出整体结构和体系形态。比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有的分数的教学,编辑者将教材所有相关的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从书籍排版来看,分数的学习集中在小学三、五、六年级,虽然学生在一、二年级并没有接触分数这个概念,但是在一年级的连续加减法和二年级认识平均分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中,也掺杂着分数的学习,也有部分关联知识做铺垫。除此之外,教材对于分数的意义编排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逻辑感,体现螺旋上升的教学策略。三年级上册学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相关知识;三年级下册则重点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到了五年级下册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既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知识的方法,也为后续分数的学习与运算打下坚实基础;到了六年级除了学习分数乘除法和四则运算外,比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比例相关知识等都是分数的后续有关内容的延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