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内心不免这样问自己。于是,每天拿来看,每天品读一下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感悟人生如逆旅。
读完整本书,才明白“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举目可见的小小悲欢,皆在此处。”这句话的含义。我们身处在这样的时代,一切都在高速运转,好像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可以一直永葆青春。小程序里的短视频,今天这个人火了,明天那个人火了,然后就不见了踪影,无迹可寻。今天这首歌很好听,明天那首歌曲大街小巷都在传唱,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脑海里不在有它们的痕迹,甚至忘记名字。也许,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温暖的,那种灯火可亲的感受永留心中,或激励人成长,或给人力量,或让人快乐至今。
阅读汪老的文章,像品一杯清茶,一品淡然却韵味无穷。
人在此处,心寄故人。在这一章节中汪老回忆了自己的家乡以及曾经的故人。感觉乡愁是每个人一生都绕不开的话题。小的时候就学了余光中的《乡愁》,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不懂得什么是愁,更不知道乡愁为何物了。就像现在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家乡,讲珍惜现在,以后离开家乡会有很多不舍,会有更多思念等。他们是不懂的,就像以前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会时不时的想起儿时的玩伴,想起那个时候的热闹,欢乐画面。儿时的玩伴也都已为人父母,说好的下次有时间再约,也都遥遥无期了。
人在此处,心中每每念及父母长兄,内心充满了温暖。脑海里不断浮现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会想象当回家看望他们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场景。身在异乡,念及父母情到深处时不免会满含泪水。也许,这就是乡愁。
直抵人心的,是这一番人间味浓。人间滋味千万种,唯有食物的滋味可以慰藉我们的胃,甚至它可以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慰藉。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包括饮食文化。一顿饭,一种食材,一种滋味,都可以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看到其背后深藏的人生悲欢。这一章节,汪老回忆故乡的美食,虽然不是大餐,但是就是最普通的豆腐都是那么美味,其做法工序都是一种文化。更加蕴含了汪老对家乡的思念。
直抵人心的那种滋味,是一种抹不去的思念。现在想那种滋味,应该是早晨一碗热乎乎的胡辣汤,再来一盘水煎包。胡辣汤的鲜美加上水煎包的外焦里内,那种滋味是香到骨子的。家乡的味道是无法忘怀的,虽然现在很多东西都大同小异了,但是不是那个味道。就像家乡的烧饼,虽然在平时也能看到,但是不是形状不同,就是配料欠缺。总之,不是那个味道。直抵人心的那番味浓啊!
最美不过人间风物。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姿态。它们可以治愈我们心灵。说到最美人间风物,我想到我们学校里的桂花,它在我们学校大门口的花园里,枝繁叶茂。每到秋季,中秋前后的时候,它就盛开,虽然花蕊如米粒,但是它们聚集在一起,一簇簇的,金黄色的。尤其好看,忍不住会去闻一闻,馥郁馨香。那段时间,每次经过花园,我都会驻足一会。它给我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闻着花香,伴着朝阳,走进校园,开启一天的工作,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人生看得几清明。也许这样的感悟,只有到汪老这个年纪才会有。阅尽千帆,内心仍旧归于平静。在此部分的最后一章,汪老提到“无事此静坐”。原来这是苏东坡的诗,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汪老十多年养成了静坐的习惯,这着实是一种境界。我想,作为年轻人,更应该“习静”,少些心浮气躁,多一些思考。
逆旅人生,往昔不可追,享受生活的同时,多些思考,多些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