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礼(您真的做到共情了吗?)持续原创分享第237天
今天听了尚旻老师的微课,“绕不开的精神分析”。这堂课让我认识到心理学不论是哪门哪派,在大的方向上基本上是相通的。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再次强化了刘老师给我们上课中讲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每当尚老师讲的和刘老师讲的有相同的地方,我就回想到刘老师讲课时的情景,这也算是一次浸泡吧。
共情是一种能力,能力是靠练出来的。在咨询中反复去体会,反复去运用,才能真正理解共情和共情的重要性。
首先,共情不是说情。或许有人认为,当来访者叙述了自己的故事之后,我们就告诉来访者“你说的情况我能理解。”甚至把感受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反馈给来访者。我们也因此认为我们是和来访者共情了,真的是这样的吗?比如,当来访者说我真的不想在这个部门待了,然后讲述了不想在这个部门待下去的理由,之后我们就会想,来访者有这样的一些遭遇,换做我们也会待不下去,之后我们就把这样的感受用语言反馈给来访者,对来访者的现实情况表示理解,这样我们就认为共到来访者的情了。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为什么?因为来访者有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有他自己的人际关系脉络,有他自己的认知体系。而我们和来访者这些方面是不相同的。在我们企图和来访者共情的同时,我们做到清空我们自己了吗?我们是不是还是带着评判的心态?我们是不是还时不时冒出认为来访者哪儿做的不对的思想,然后想去改变来访者?如果这些方面真的没有,或许真的和来访者共情了。
其次,共情不是投射。很多时候,来访者的故事呈现之后,我们就会想到自己和来访者相同的经历。也正因为我们和来访者有相同的经历,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我们和来访者共情了。所以就很容易说出来一种感受,而且也认为这一定是来访者的真实感受。是这样吗?的确,来访者的故事很容易激起我们的共鸣,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共鸣其实是一种投射,而不是真正的共情。因为我们的共鸣是有我们自己的经历背景,是有我们的生活脉络,是带着我们自己的认知特色。往往是我们认为自己的感受就是来访者的感受。是这样吗?比如来访者讲述了自己被狗咬,导致来访者对狗的厌恶与害怕,如果我们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就可能会认为能够理解来访者对狗的态度。“被狗咬让我很害怕,狗突然串出来吓到我了,狗咬的很痛”这是我们的感受。那如果说来访者被狗咬了,除此之外,还有背后的故事情景(因为要去替一个很厌烦的人办事,把被狗咬和厌烦的人联系在一起),我们是不是没有和来访者一样的情节?如果我们真正的完整的倾听了来访者的故事,然后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我们就是沉浸在来访者的故事脉络里,结果我们就“成了”来访者,这才是真的共情。但是,要做到真的不容易。
难怪刘老师说,共情是一辈子都要不断去学习并练习的一种能力。
尊重,倾听,共情,接纳,抱持,助人自助!我们不是为了助人,而是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才是咨询的真谛!
甘德礼2018年3月7日23.31于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