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想要每天看书,可是一忙起来总感觉有更重要的事儿。
猛回头,发现大半个月没摸过书,封面都沾灰了。
这是因为,我们常常把这事放到每日“个性旋律”里。其实,应该放在“固定旋律”。
在说啥?
这得从发愤的草莓原创公式开始:高效一天=固定旋律+个性旋律。
生活如曲,一天又一天的曲子之间有每天相似的部分,即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做固定的事,是为“固定旋律”。
除此之外的时间,用来攻克大目标,同时应付临时摊派的任务,有更大的安排自由度,是为“个性旋律”。
最近,我迭代更新了“固定旋律”版本,收获几点宝贝,速速与你分享。
01
固定旋律一般是几类事情:生活上的饮食起居、个人护理,维持生活运转。
还有,每天不得不花费的时间。
比如,开车、坐车、上班前必开的例会、计划回顾、清理收集箱、阅读、学习、输出、陪娃、运动健身等等。
小伙伴们都重视“个性旋律”——日计划的大部头,它们每日变幻,新鲜可人,给予我们源源不断冲劲。
别忘了,“固定旋律”也有别样的美。
“固定旋律”,在一天中强行挖出固定时间,为你的重要目标保驾护航。
不是今天7点吃饭,明天又9点吃饭,打乱的身体节律,而是固定时间段做相同的事,让身体都形成记忆,让整个人生理上有稳定节奏感,降低精力的运行成本。
日子久了,在零内耗的前提下轻松完成你,腾出额外精力投入“个性旋律”。
梳理固定旋律的过程,也是审核你一天的时间,到底为什么会感觉那么快,
算一算每天必须做的事合计多少时间,才知道每天真正可自由支配的光阴少得可怜。
看一看哪一块被自己无意识废掉的时间 ,才知道有多少“边角料”能捡回来用一用。
02
固定旋律,通常是每天同一个时间段执行某个行动,重复度高。
不过,在设定固定旋律时,千万不能是只是用笔在纸上挖出时间,而忘了设置行动的“按钮”。
到了几点就能想做那件事,那是单纯美好地想象,除非这事出于本能,类似饥饿口渴一类。
人天生不容易感知具体时间,我们有眼睛能感知空间,却没有专门一个器官在感知时间,需要靠外部的器械。
必须配置场景。在那个时间段,某个必须会出现的场景前或后,接上某个你想要做的行为。
举个例子,我设定早上7:00~7:30会进行一个5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
哪有人天生勤快,设了运动,难道会自动完成?NO。
看只是5分钟,没有足够的保障,亦没办法持续下去。
把它放入“固定旋律”,不是告诉自己,我要在7:15做运动,而是得变成:
一旦 我想要吃早餐,就先打开手机,跟着视频做5分钟运动。
03
设定固定旋律时,要界定特殊情况下的应对和补救方式,即PLAN B。
比如,你要求自己早起之后的一个小时阅读、思考、输出,可是这个时间段娃提前醒了,开始闹腾,你肯定扑上去哄娃。
那么,这个时间段本来应该完成的事情,该怎么办?
可能最后的方案是,从固定旋律的其它方面挖时间填补上。
比如,每天午饭后,你要求自己看纸质书半小时,但某一天同事招呼你去外面一起打牙祭,打乱了时间该怎么办?如何另外找时间补上阅读?
可能最后方案是,每一段时期有两本相对固定阅读的书,一本是纸质的,一本是在你墨水屏的电子书,当有特殊情况出现,切换到电子书,坐车路上也能看,以确保每天阅读书籍时间。
04
有的小伙伴说,我也设了“固定旋律”,有按钮啊,但到周末就感觉乱了。
为啥?
“固定旋律”总是按工作日来走,但是忘了家庭日、休息日的特别。
工作日,家里小朋友上幼儿园,没有孩子们干扰的环境;自己又在办公室,各种设备齐全;几点早餐,几点午饭,各个时间段明朗分割。
休息日,孩子睡得晚起一点,又处于家里那种安逸舒适,走一下就有沙发的舒服环境,抬头就有电视消磨时间的环境。
你看,能遇上情景、环境和工作日天然不同!在工作日标配的每日行动,节奏全乱,失灵沮丧。
那些在工作日必有场景下才完成的事情,到休息日常常忘掉。
比如,每天午饭后开卷有益30分钟。到休息日的午饭后只是哄娃休息。
除非变成哄娃后再看书,但哄娃后通常精疲力竭,要自己小憩充电。哪还有看书什么事。
如果你忍受不了习惯的中断,不妨为休息日的场景设计专属固定旋律,提升这类日子的高效利用率。
家庭日通常自己动手做饭,那么怎么样把这些时间充分运用起来。比如说,if 要做饭 , then 把孩子召唤过来,将亲子和做饭时间融合。
这里的前提是,你有足够耐心应对孩子捣乱和收拾残局,嘿嘿。
或者,家庭日常有外出用餐,一家子出门,通常不必自己开车,路上的闲暇时间又该用来做什么,这也属于“固定旋律”,不妨提前设想好。
这类“固定旋律”没有专门挖出时间,而是定义某个时间段出现何种场景,立刻做什么事。积少成多,水滴石穿。
05
重要的固定旋律,必须有记录的机制。
固定旋律中,吃喝拉撒饮食起居类的,没必要记录。本能会驱使你完成,谁也不会说看到美味的蛋糕不动心吧。
而那些比较重要的项目,要加持“打卡”。
一方面,让自己看得见,能长期持续下去,另一方面,有记录才有数据回顾,别相信感觉。
我的打卡会有每天早起、健身训练、跑步和语音写作、纸质书阅读等等相对重要的固定旋律行为。
可以在公众号上找打卡的小程序完成,或者使用习惯类的app,有的任务管理软件,本身也有打卡功能。
06
和每日变幻的“个性旋律”相比,“固定旋律”更稳定,似乎只要埋头执行就好,不用费心搭理它。
但不代表,设定了“固定旋律”后高枕无忧。
你可能以为,固定旋律定下之后,一年半载不会改变。
别太乐观。短则两三星期会有小调整,因为人的生活状态和阶段目标会改变。
比方,季节变化,天气冷了,将洗浴的时间改到中午,或者孩子上幼儿园或者业余兴趣班时间调整,你突然多了跟以前不一样的时间和场景。
比如,孩子快要进入学龄阶段,你固定旋律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事,还包含着去督促两个孩子完成他们日课,提醒他们养成某些习惯,
一旦场景改变,又没有意识到固定旋律应当调整,很容易陷入混乱,就像书桌抽屉常年没有整理,你都忘了里面放着什么东西,可以往里面放什么物品,惶恐而手足无措。
另外,当你安插上一个新固定旋律项目时,务必有回顾的机制。
之前在旋律表中加入睡前冥想,一开始设定是在晚上。
执行几天后发现进入冬天,哄娃中常常自己顺便睡着。如果开着冥想音乐,反而会引起孩子兴奋,扰乱他们入睡。于是马上把冥想放到午休的时间,立刻达成!
07
有没有其它情况,会导致固定旋律的停滞?
有!想不起设定好的“固定旋律”表放在哪里,或者电子版打开速度太慢。
以前是用电子版,翻开费时间。每次想要小修改,以为幅度不大,就犯拖延症了。日子久了,“固定旋律”缺少活水引入,变成死水一潭。
“固定旋律”表要常常可见、容易可取。
你可能说,那就打印出来呗,每次哪里执行后觉得不爽,在打印版上改改就好。
打印成纸容易弄掉,而且涂涂划划也糟心,改得多了,整个页面奇丑无比,连看都不想看。
后来找到一个办法。
在电子纸上制定“固定旋律”,电子版利于保存,每次翻盖即见,速度极快,随时加入临时想要调整的内容,又是手写的,便于做各种个性化的标识。
有时候不用惊天动地的作为,只需细微调整,即可拯救大局,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多人都有制定日计划的习惯,但鲜有个人的“固定旋律”。
如果你还没有,赶紧趁着新年伊始,动手做起来吧!
有人说,设什么“固定旋律”,每天规律地做事,不会感觉到无聊吗?
当然不会。因为“固定旋律”并非一成不变。
当你拥有“固定旋律”,一种无形的力量会由内而外暗中萌发。
正如《如何达成目标》这本书所说,坚持做某些事情,你的意志力会像肌肉得到锻炼一样,慢慢强壮!
- End -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