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学老师,很少看语文老师的书。李镇西老师虽然特级教师,也是著名的语文老师,只听过老师们谈论他的语文课超级棒,却总是了解不多。加入网师后倒有了做李老师学生的福利,实在值得庆贺。网上购买的《爱心与教育》已经读了一半,虽有批注却没有记录于文字,留下片语,一是放假给自己找个偷懒的借口,二是想读多了再写感触会更深刻。
《回望20年,重新审视爱》
------《爱心与教育》出版20周年随想
最震撼的是这本书的出版时间:1998年。那时我师范还未毕业,李老师已经将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思考出书了。如果那时我能有幸读到这本书,或许会让自己的教学生活更丰富一些吧?
在这里,李老师这样描述本书带给他的影响:自信。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写教育的书!不必堆砌理论术语,不必追赶学术时髦,不必生造晦涩概念,不必搭建宏大框架,朴素、自然、真诚叙事、紧贴校园、面向孩子,让情感和故事从心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
爱心与教育,爱心是教育的核心吗?有了爱就有了教育吗?不,“从逻辑上说,爱只是教育的必要条件,而绝非充分条件。”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这句话真是太切合实际了。如今感觉人人都可考招教做老师,人人都能对教育说山道四一番。教师的专业能力即是展现教育专业性的一面镜子,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科专业素养,教育心理学等等各方面提高能力。
在这里,李镇西老师指出教育之爱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的爱,教育之爱还应该是充满智慧的爱。民主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因此充满民主之爱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在这里李老师专门提到一句话“尊重还包括对规则的尊重,因此,必要的教育惩戒也是充满民主之爱的固有要素。”教育者尊重学生要有儿童视角,把自己变成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一点与苏霍姆里斯基提出的
教育智慧特指教育的专业智慧。这里李老师列举了很常见的教育现象:有些老师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对待工作很敬业,几乎随时守在学生身边,可依然管理不好班级;他们几乎每天放学后都会把学生留得很晚义务给学生补课,可学生的成绩还是没有提高。“兢兢业业却愚蠢的老师”用爱取代一切,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富有教育之爱的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改朝的育人艺术----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版、如何上好课、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进行家访、如何处理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
没有民主的爱,是专制的爱,没有智慧的爱是愚蠢的爱。民主和智慧的爱,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之爱。
余心言老师说的好:从李镇西老师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爱孩子才能培育爱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