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最早见于周代的“金文”,一个会意文字——一只羊被绳套套住,表示善驯。本意是良、好、驯善。从利他性引申出“友好、善良”等意。
伦理学上,善是指共同满足为善。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自愿或者不拒绝情况下,主动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或多项介入,皆为善。
哲学上,善为具体事物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以及绝大多数人的完好圆满生存具有正面意义和正价值。
我说,善就是在人类社会中,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方便,(舍己)为人的精神、语言、行为等,即为善。
佛家有法施、财施、无畏施。法施,指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等给予别人的布施。财施,指给予别人的财物布施。无畏施,指给予别人精神慰藉、鼓励等。分别从知识、能力、方法,钱财物质,精神层面给予别人帮助。这是佛家说的善。
儒家思想中,子张问善人之道,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不践迹,是说做一件好事、善事,不必要让别人看出来是善行,不求名、不求利。如果求善,被别人看出来,这就有问题。例如前些年的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媒体大肆宣扬,结果如同石如大河,激起几个浪花,再也没有了讯息,事业也不去从前。
亦不入于室,意思就是不能为了做好人,而去一门心思做善事,从而在做善事、做善人的理念支配下,处处用善人的标准武装自己。坐,有善人的坐像,走,有善人的走像,树立一个善人的招牌。中国人讲究“做阴德”,不是说做“阴间的德”,而是做别人看不见的善行、善德。即便是自己做了,也不一定说是自己做的善事。
《聊斋志异》中,第一篇《考城隍》,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秀才做梦去应考,主考官是关云长,看了秀才的卷子就录取了,为什么?秀才有两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有心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虽然是善事,也不该奖赏他。有时候,无心做了坏事,但也应该原谅,不能处罚。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兼之考虑当下善恶诸事。
儒家大师,心学嫡派传人、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四句教”更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善恶:“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很显然,“四句教”“心、意、知、物”的逻辑关系是对《大学》之“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展开。这王阳明的“心学”里,把“善恶”分成心本体和伦理两个层次,好比道家的无极和太极。心本体是内心善恶之分的,是“至善”,而伦理学上,却要善恶之分。那么去恶为善,就是一个人一生应该做的事。而“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才是我们正确的行善方式。
与诸位共勉践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