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拖了快两个月了,笔记一直没写,要不是书已经超期,要不是自己给自己定的读书要留记号的规距,要不是到年底了需要凑数,要不是为了完成今天的沉浸式工作法的练习,可能还要继续拖下去,或者干脆放弃。
借这本书一个是因为它薄,另一个是因为它的作者是岸见一郞,因为喜欢他的《被讨厌的勇气》,带着好奇看看这本《不教养的勇气》会写点啥?看完感觉是《被讨厌的勇气》中的观点用于教育孩子的具体化,还是值得一读。
“育儿并非尽是快乐的时光,很多时候是极其辛苦的。和孩子们共同度过的时光,起初真的是事事不尽如人意。如果孩子都像理想中那般顺从听话,或许育儿就不会变成一件辛苦的事了。到那时,即使父母不用叫他们起床,他们也会清晨自己起床,上学也不迟到;晚上不需要父母的叮咛孩子就能自觉写作业,并能早早上床睡觉,然而,遗憾的是,我们面前的孩子,并不会如此理想,如此顺从”。作者在前言里写到的这段话,做过父母并且是自己带孩子的,可能都深有体会。
作者写到他的儿子两岁时,感到了走投无路,朋友向他推荐了阿德勒的著作,他从此成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普及者,阿德勒是和弗洛伊德、荣格同时期的精神病学家,但弗洛伊德、荣格被提到更多,我是读了《被讨厌的勇气》才知道的阿德勒,这是题外话。儿子出生时,作者在大学里当老师,此后7年半,儿子和后来出生的女儿幼儿园的接送都是他,这真是叫人佩服啊,别说在日本,在其他国家,这样的情况也是少见的,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写出这样的书吧,前言里作者也写到“本书只写了我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实践过的事情”,所以建议父亲们也应多多参与孩子的教育,不仅对孩子有利,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像这位作者,因为教育孩子学习了阿德勒,然后不仅学习了如何教育孩子,还写出了畅销书来,推广了阿德勒哲学,惠及了更多的人,多好。
本书分了六章的内容: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斥责孩子、不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自立、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一章《理解孩子的行为》:
孩子“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即使是父母也不清楚。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就总会以一种草率的方式处理。
孩子早上不想去幼儿园,多数父母也并不清楚真正原因,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想当然自以为是地找个理由。记得在哪儿看过一个母亲写他儿子早上不愿意穿鞋,她就老是训斥孩子磨蹭,后来才知道是鞋子小了,孩子穿上脚疼。类似的事情相信多数父母都误解过孩子。孩子为什么会做出一些父母不理解的行为,书上写阿德勒说即使心理学家也很难回答“为什么”,只有父母用心去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关于叛逆期,作者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叛逆期,只存在让孩子反抗的父母。孩子之所以反抗父母,是因为父母总是居高临下,试图责备、命令、掌控孩子。重点提醒的是:虽然孩子反抗父母是因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引起的,但是孩子仍然应该学会用语言明确地表达希望父母做的事情而不是以牙还牙地反抗。
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特别是孩子上网课那段时间,逼疯了多少父母,哈哈。作者的观点:愤怒之类的情绪并非无法控制,它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才制造出来的情绪。父母没有别的招了,就拿出愤怒这个武器来吓唬孩子,来达到目的,我们普能的父母应该都用过这招。
第二章《不斥责孩子》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其实也并不想斥责孩子,对吧?可有时,不斥责不行啊,叔可忍婶不可忍,哈哈。看看作者取代斥责的方法:
父母带孩子一起去见朋友时,如果孩子害羞地把脸背过去或是扭扭捏捏地打招呼 说:“啊,不好意思”,之后父母可能会训诉他们:“怎么就不能好好打招呼 啊。”但是,即使这样斥责了孩子,如果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比如打招呼时该说些什么,还是会反复发生同样的事情。
关于打招呼这件事,别说孩子了,我自己都是能避就避呢。但是看到别的孩子礼貌得体地打招呼 ,自己孩子不吱声,还是会不舒服,会提醒自己打个招呼。对于社恐的人,这都是个难题,但不是问题,不打就不打了,能怎么样,就说孩子不懂事,家人没教好呗,哈哈。李松蔚老师曾经讲过自己女儿的例子,他说她女儿跟他一 样社恐,有一次他带女儿参加活动,女儿就是害羞,他跟女儿说,你现在跟人打个招呼,就没人注意你了,如果你特殊不吱声,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别人就会问你怎么了,是不是不开心呀,巴拉巴拉,你是选择现在 打个招呼 还是让别人注意你?我们做到心理学家这么的智慧呀,看到了就学一招。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把斥责换成告诉孩子怎么做,教孩子方法,比如教孩子学会请求。书里还举了个例子,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作者对孩子说:“不用哭成这样,用语言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好吗?”首先作者自己听到孩子的哭闹,没有情绪发作,才会对孩子这么说。我们普通父母听到孩子哭闹,自己就先毛了,哪还能冷静地跟孩子说话。所以还得先把自己修练好,才能教孩子正确地请求。身教大于言传。
总结起来就是:“若想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必须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不是斥责他们。父母若想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些什私事情,不应该命令他们。要给孩子留下说“不”的余地。”感觉不仅适应于亲子,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关系。
对于非恶意而犯的错误,作者建议不要斥责。“尽可能让事情恢复到原始自然状态,为了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应进行一次谈话。根据错误的性质,有时也需要道歉”。
“如果孩子的行为打扰了别人,不要采取威慑的态度,只需用语言阻止他。”感觉这一款不实用,一般都是语言阻止不了,不得不采取威慑的态度。专家这一条不接地气,或者不适合中国国情,哈。
第三章《不表扬孩子》
现在多数育儿观念都是多表扬少批评,所以不斥责好接受,为啥表扬也不对了呢?先说作者的结论,不知是否得到验证,听起来也有一定道理:
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如果没有人表扬他们的话,就不能自行判断什么是恰当的行为。而且,如果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绩,就不会再挑战课题。
从小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因为希望得到表扬,所以会优先考虑父母的意愿,而不是自己的意愿。即使自己有想做或不想做的事还必须,也无法开口。
为啥会这样呢?
作者认为“是因为表扬是一个自上而下肯定对方的话术,是由有能力的一方发出的。正因为没有平等对待孩子,居高临下地看待孩子,所以才会有斥责和表扬。”
看到孩子做得好,该怎么表达呢?作者建议“ 不是给予肯定而是共享喜悦”。对我们普通家长来说,实在有点难。书上举的例子:
四岁的儿子完美地组装了结构复杂的轨道,看到这一幕,妈妈夸奖说:“好棒的轨道。这是你一个人做的吗?你已经学会搭建这么困难的模型了!"有些孩子听到父母这么说可能会高兴,但他儿子却从此再不玩了。作者说如果换作他,会说:“看上去玩得很开心嘛“,而不是看到他做得很好再做出反应。正常人都会像妈妈一样吧,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到这样的回样,不过还是可以向专业人士学习,不只盯着结果。
第四章 鼓励孩子
阿德勒心理学提倡,不斥责不表扬,而要鼓励孩子。鼓励是指帮助孩子应对自己的人生课题。就是芷兮老师的那篇告诉孩子如何爱自己。请告诉孩子… - 简书希望孩子能喜欢自己,注意到自身的价值。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孩子活着、孩子存在,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值得庆幸。如果能把孩子活着看作是零,那么所有的事就都可以 看作是在做加法,我们就能够看见孩子,关注孩子。
不必变好也不必变坏。如果父母能接受平凡真实的孩子,那么即使孩子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父母也不会在意了。
“只要活着、存在,就是有价值。”这一点在作者的《被讨厌的勇气》里也有提及,那本书是提到老年人身体不好,好像没什么价值了,看到说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这一点还是对我有震撼的点。
第五章帮助孩子自立
受到他人的帮助,自己也能帮助他人,像这样亲子之间互助二人转作的生活才是最终目标。为此,父母和孩子都必须自立,但是父母不能“强迫自立”。父母唯一能做的,只有帮助孩子变得“自立”。
有个说法,世上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爱孩子是为了更好的分离。如何帮助孩子自立是个难题,也是父母最大的课题。
第六章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不要只在有依据时相信孩子,应该无条件相信他们。父母信赖孩子,会让孩子获得解决课题的能气。
希望父母能够相信孩子,拥有守候孩子的勇气。
相信“相信的力量”,父母最终能对孩子做的就是“守候”。也是目前想对自己说的。
这篇笔记拖了最久,也写了最久,几乎花了一天的时间,从上午写到下午,哈哈,总算是完成了,明天可以去还书了。重新抄这一遍书,想要再看一遍《被讨厌的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