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米虽小 也学牡丹开
尊敬的李老师、亲爱的王老师和各位学友们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能在李镇西老师主讲的《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这门课程和大家相约在云端,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来分享自己对《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浅显的认识,并且还有机会得到李老师在线点评,面对各位优秀的前辈,从小表达能力不强的自己更是诚惶诚恐,说的不妥之处,还请大家见谅。下面我谈谈以下几点: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教育之爱应该是走进彼此心里的爱
每次阅读李老师的书籍,他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他像一位长者,和我们亲切的交谈;每一次阅读李老师的文字,总感觉很真诚。这份真诚,来自于李老师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来自于李老师的肺腑之言,来自于良师益友的鼓励安慰。当他面对宁玮落榜时,会写信鼓励、安慰,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当面对万同不同时期的变化,他也总能够经过冥思苦想,想出转换秘籍,让其发生变化。本书李老师用34页写了万同的变化,阅读他们的书信来往,我们能发现万同的错别字逐渐变少,他的表述愈加清晰,还有国旗下流畅的演讲。这一切如果没有李老师付诸爱的行动,哪里会有他的变化。再仔细思考万同之所以有变化,是李老师确实用心思考了,走进孩子的心里去想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也有不同的感受,我就不一一列举。
2.教育之爱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的爱。
民主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因此充满民主的爱同样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人,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
因为有差异,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分层教学,因为有差异,所以我们选择放过彼此。
此时,我不禁也想起了自己在刚参加工作后的岁月。那时候的自己,19岁,面对一班7岁的孩子,也算是个孩童王。在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已经10岁,那时候他好像由于智力原因,办理了随班就读。35名学生,总有几名调皮的孩子不交作业,然而每次交上来的作业,总有一份书写不规范,满页错字的作业,起初,我会要求他重新去写,然而当写了几次并且得知一些状况后,我便及时批阅日期,并且当面夸奖他能够按时提交作业,他很开心。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要求,我想,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爱的表达吧!那届带了6年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我专门借了照相机,为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3.教育之爱应该是心中的那一份牵挂
阅读次此书,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李老师无时无刻在牵挂着万同等孩子。我想,这份牵挂不仅来自于李老师,相信也来自于孩子们。
2012年8月,我通过了考试,进入静宁县实验小学,带了好几届学生,虽然教着同样的课本,然而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我们对其要求、练习的方式却是不同的,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是不同的。或许,这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或许,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
每次看李老师写师生间的故事,写孩子们会来看他,阅读着他的喜悦,我也感同身受。教师很难,然而我们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心中有爱。
2019年8月,我生病了,那时候请了一个月的假,虽然居家,然而仍然担心他们的学业。教师节那天,孩子们手捧鲜花、提着蛋糕、拎着水果来看我,让我热泪盈眶。由于当时是晚上6点多,正值晚餐时间,我便预定了汉堡包、鸡肉卷等,同时打开孩子们提的东西,也分摊,让孩子们吃饱喝足后开心回家。那一刻的我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虽然感觉有时候很难,但是,在那一刻,似乎又有了新的力量促使我前行。今年春季,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因此学校进行了调整,当孩子们知道后,在我的办公室找我,周末他们约在了一起,当看到他们手捧鲜花,一大群孩子扑向我的时候,那一刻,怎能不感动?
二、我们是不是在进行“伪教育”?
本书第16页有这么一段话:“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
我们所有老师都知道我们的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每个区域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推行效果也层次不齐。作为老师的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因此,在我们以往的观念里面,我们总是通过不断刷题来检测学生,进行查缺补漏。今年,随着疫情的散去,学校的各项活动也恢复了正常。我们总会听到老师不断的抱怨,总感觉各项活动冲淡了教学,然而,我们却忘记了,我们要培养怎么样的人。
因此,新时代的我们,需要通过测验来检测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更需要活动来锻造他们的人格、品质。因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儿童。就像李老师在书中的思考一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发自肺腑的爱,去影响他们,让他们以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为目标。
三、自己还需要如何做?
1.勤观察,多记录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记录的是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他通过认真观察、用心思考而发现的一些案例,阅读着每一个真实的案例,回想我们的教育生涯,或许有的故事我们曾经经历过,或许有的故事正在发生,或许有的故事以后才会遇到。在教学中,多观察,多交流,走进孩子心中,用文字记录每一个故事。
2.收来信,勤回信
在阅读此书后,我发现李老师能够每天反思自己教育中师生的点滴表现,均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读过李老师书籍的我们都发现,李老师很忙,但是他也会坚持给孩子们写信,时间充足的前提下,多写点,时间不充足,少写点,但是,写,总是要有的。这些表现,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他对孩子们的爱。回想自己虽然也会让孩子们不定期的给我写信,然而,自己却很少给他们回信。
3.扩心胸 提素质
教育是一首是诗,诗的名字叫青春。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教师,必须要扩心胸,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每一次的活动,珍惜每一个教育的机会,相信孩子们定会教一份满意的答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希望我们能够像李老师一样,在平日的教学中,能尝试走进孩子的心里,用心交流,认真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且将其记录下来,我相信,我们在榜样的引领下,我们这些小小的苔花也能开出属于自己最绚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