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记12.综合实践活动:含义、价值及其误区

1. 课程的定义:课程所组织的不仅是教育内容,而且通过教育内容的组织,也组织了知识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构成了教学的社会背景。

2. 课程编制(生成)模式:

——阶梯型:“目标—成就—评价”

——登山型:“主体—探究—表达”

3. 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追求“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追求“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智慧的统整”与“知识的统整”

• 组织问题解决型教学

• 直面有现实感的问题

• 形成合作学习网络

4.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

第一、它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育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第二、它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舞台。

第三、它为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题材)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现实的主题(课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