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
“给孩子平等的权力”是指父母要从内心尊重孩子的权力,即使孩子不会行使自己的权力,父母也必须留出孩子的权力空间,不能忽略和侵犯孩子的权力空间。
精髓: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父母轻视孩子的权力和能力造成的,想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父母和孩子必须彼此尊重,用平等、合作的态度和他一起解决成长的困惑。
在工作中你肯定知道,对方的想法和诉求应该尊重,这话没毛病,可这个对方如果是不懂事的小孩呢?他们也应该跟父母平等吗?其实,平等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铺垫好“父母必须平等对待孩子”的底层逻辑后,我们跟着这本书的脉络,从父母和孩子的不同角色入手,摸清和解决最常见、最头疼的两个问题:
首先,站在父母的角度,用什么方法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能避免和孩子起冲突呢?然后,我们再跳到孩子身上,从他们的心理体验来解释,他们犯错误背后的感受和期待。
第一部分
父母和孩子的所有冲突都被德雷克斯定义为一个名词,叫做“权力之争”。听到这个词,你就明白了,之所以要争夺权力,就一定有不平等存在。接下来,我们就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看怎么解决家庭教育中的权力之争问题。不同情况下的四个方法,我们来挨个说说。
父母管教孩子,和孩子有权力之争时,大部分是因为孩子闯祸了、不听话了。但父母不知道,孩子可能是因为还小,能力不足,并不是存心想捣乱。这时,想避免权力之争,就要用到我们介绍的第一个方法,父母要学会把人和事分开,学会鼓励孩子。
孩子需要鼓励,这谁都知道。不过孩子最需要鼓励的时机,不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而是在一件事上,鼓足勇气、努力尝试之后,却失败了的时候。如果错过了鼓励孩子的最好时机,那么鼓励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举个例子:3岁的孩子自己是可以学会穿衣系扣子的,只不过他们的动作十分缓慢,但如果妈妈着急出门,她就会替孩子穿好。那么小的孩子,能够有一次自己努力做一件事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看着妈妈三下五除二就系好了扣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这样的挫败感如果积攒多了,他就会放弃自己穿衣系扣子的努力。以后,妈妈再让孩子自己穿,孩子就会抗拒,母子就会陷入矛盾冲突状态,就是所谓的权力之争。
同样一个场景,想避免权力之争,妈妈要用鼓励,而不是“催促”或“代劳”的方式解决问题。真正的鼓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孩子的行为,不让孩子气馁;二是明确表达出对孩子勇气和自我认知信念的支持。
有技术含量的鼓励应该是:当孩子犯错了,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尽量不说那些让孩子 “感觉自己很失败”的话。妈妈的话语要把“事情”和“人”分开——比如“你没把扣子系好是正常的,妈妈小时候也和你一样”、“我很高兴你一直在努力系扣子”。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认可的,系扣子技巧虽然没掌握,但妈妈没有轻视我。我们要知道,每次失败,只是孩子的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和孩子的个人价值和能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孩子能力不足或技巧不娴熟,需要正确的鼓励,但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就要用上第二个方法了。在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要用“坚定”的态度执行约定和规则,而不是用“强硬”的态度迫使孩子遵守规则。
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需要学习尊重规则。他必须明白,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你不守秩序,别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影响。家长其实大可不必用强硬的方式给孩子立规矩。秘诀就是:知道什么是坚定,充分地利用坚定。坚定和强硬是有区别的。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命令他们怎么做;坚定,是指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把这个事执行到底。
举个例子:妈妈开车带两个孩子去游乐园。路上,俩孩子在车里连打带闹,妈妈说也不听,越来越过分。妈妈靠边停车,大声训斥他们,然后继续开车。看到妈妈生气了,他们安静了一会,又开始闹起来。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在向妈妈宣示:“你管不了我”“你拿我没办法”。这场权力之争,妈妈完败。
正确的方法是:警告两次无效后,最后一次,用平静而且严肃的语气说:如果再吵,就取消这次游乐园的计划,马上回家。如果孩子继续吵闹,妈妈果断取消计划,马上回家。不用解释,不用责备,不需任何说辞。取消游乐园,足够让孩子们傻眼了。下次出门,他们一定会乖乖不吵不闹。
孩子除了要尊重规则,还要会尊重他人。尊重是相互的,要让孩子知道,如果希望自己的权利被尊重,你就必须对别人的权利也同样尊重。在很多事上大人没必要谦让孩子,在平等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第三个方法: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的权利。
比如说: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很多情绪不会表达,往往会通过哭或打人的方式释放出来。一个4岁男孩的例子。孩子稍微对妈妈做的事不满意,就会很生气,开始打妈妈。妈妈应对的方法,开始时只做出自己受到了伤害的表情,但没有得到孩子的同情或道歉。因此他当时 只想表达对妈妈的不满,除了这个没有其他的情绪,当然也不觉得打妈妈是得道歉的。
这是因为,妈妈认为所有的权利都在孩子 一边,在权力之争的过程中,妈妈拱手相让。而事实上在平等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妈妈有责任教会孩子这一点,而关键是“教”的方式。比如说,当孩子又打妈妈时,也许妈妈可以说:“啊,我知道了,你是想玩拍拍打打的游戏”。然后用同样的力度在同样的位置打孩子一下。孩子可能会更加愤怒,再打妈妈一下。妈妈仍然保持游戏的态度,再打回去。妈妈继续这个游戏,直到孩子自己停下来。孩子很少会愿意继续玩这个游戏。可能他们第一次动手打人的时候,是不假思索的冲动行为,而当第二次妈妈说出“这是拍拍打打游戏”时,他们很快就停止了。因为他们也怕疼。
这样,我们就教会了孩子,尊重别人的权利——你不喜欢别人打你,你也不能打别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孩子也要尊重大人。
只有在人与人相互尊重,并且大家都遵守规则的时候,才会为一起做事营造和谐的气氛。我们刚说的前三个方法,为第四个方法做了良好的铺垫。第四个避免权力之争的方法就是赢得合作。也就是说,让孩子学习技能或克服困难时,要通过“父母与孩子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大人下达指示,孩子被动执行”的方式。
举一个干家务的例子:妈妈给四个孩子分配家务,老大负责清理卫生间,老二负责洗碗,老三打扫客厅,老四倒垃圾。每天为了让他们做好分内的事,妈妈先是提醒,然后是呵斥,最后是大吼大叫和惩罚。她总对孩子说:“你们要做我让你们做的事,不听话就惩罚你们。”她强制性地决定孩子应该做的事,并且责令他们去做,这种强制的方式刺激了叛逆和挑战,孩子们就会反抗这种压力。
妈妈分配家务的态度摆明了她才是老板,而孩子的反应则是:“来,看看你逼迫我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权力之争、是不合作。赢得孩子合作的正确方法是,促成便宜人共同承担生活的责任。
妈妈可以和所有家庭成员开会讨论,列出家务活清单,然后妈妈先选择她该做哪个家务。再问大家,剩下的工作怎么办?让爸爸和孩子们选择自己想做的家务。这样就表现出了大人对孩子的尊重,让他们选择和决定要做啥。如果有人没有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妈妈什么也不用说,也不用帮他做。这项家务被荒谬一个礼拜后,妈妈再如今大家开会,说“老三上周没有打扫客厅,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个“我们”就将责任交给了全体人,妈妈不再是权威,而是一个引领者。每个人的建议都会得到尊重,最终达成大家接受的解决方法。来自全家的压力,才是有效的压力。团队会激发每个成员为整体利益而努力,每个成员都会关注家庭的整体需求。合作的意思就是每个成员各自努力,共同完成对团队最好的事情。
我们回顾一下父母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方法:
一,孩子的能力和技巧不足,需要正确地鼓励,把人和事分开评价,事情做不好没关系,勇气和努力必须得到肯定。
二,能力提升后,就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界限。孩子违反了规矩,家长要用坚定的态度将规矩执行到底,但不能强硬的态度迫使孩子接受规则。
三,除了规矩要尊重,别人的权利也要尊重。父母尊重孩子的权利,但父母不是孩子的仆人,孩子要尊重父母和周围的所有人,这才是双向的权利平等。
以上三个方法有了效果后,就营造出了合作的气氛。
最后一个方法,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合作是团队对自己的需要。合作不是妥协和服从,而是要跟大家一起和谐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从父母的角色跳到孩子身上,从孩子的心理需求角度,揭开他们错误言行的原因,我们来看看,孩子有不当行为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
想了解上面这个问题的缘由,需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孩子的天生需求是竭尽全力地寻找归属感。”归属感就是人被别人或群体认可、接纳的感觉。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困惑、失败和危险。他就需要不断补充勇气,来克服重重困难。而归属感就是勇气和自信的源泉。有归属感的孩子,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会坦然面对、淡然处之。而没有归属感的孩子,一般都很不自信,他们会通过寻求别人的认可,来补足自己内心的缺失。从大人的角度看,孩子寻找归属感的手段,有很多是错误的。他们的错误行为,有四个方面:寻求过度关注、顶撞父母 、报复父母和自暴自弃。
接下来说说这四种错误行为的应对方法。
一:寻求过度关注。这样的孩子会非常“黏人”。针对这样的小孩,要给他们留出自我认可的空间和时间,不要给孩子过度的保护。
举个例子:一家人在郊外度假,爸爸在湖边钓鱼,妈妈在厨房做饭。小女孩自己在外面玩,她总是过一会就央求妈妈带她去散步。但小女孩央求妈妈的时候,并不是走进厨房到妈妈身边,而是原地站在窗外一次次地喊妈妈。妈妈无奈,只要放下手里的活儿,陪她散步。这个黏人的小女孩,就是在不断要求大人时刻关注自己,用这个方法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她认为没有大人的密切关注,自己就没有价值。每次小女孩的喊话得到妈妈回应时,就是一次成功的确认:“嗯,妈妈是在关注我。” 不过,妈妈放下手里的活,陪孩子散步的做法是不会让女儿真正建立归属感和自信心的。妈妈的妥协,反而让小女孩的周围形成了一堵“墙”,这堵“墙”阻挡了女孩独立寻找自我价值的门路。
应对这种黏人孩子的正确方法是,小女孩一再喊妈妈时,妈妈可以只回应,但不要妥协。女儿第一次叫妈妈时,她可以回答:“好的,妈妈听见了,不过我很忙,你先自己玩一会吧。”女儿再叫时,她可以不做回应。小女孩可能会尖叫,而妈妈要保持情绪平衡,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用理她。当女儿实在忍不住,走到厨房妈妈身边央求时,妈妈仍然不要妥协,但可以和蔼地和她设定散步的时间:“再过20分钟,妈妈就陪你散步。”让女儿开始适应“一个人等待”的状态。在让孩子独自等待时,可以建议她找些有意思的东西自己玩。比如捡树叶、扔石头,只要孩子能自己玩下去,妈妈就不用管她。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一个人玩也是很有意思的。直到20分钟后,妈妈忙完,就可以陪孩子散步了。
我们需要给孩子关注,但我们也需要知道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的差别。如果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却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就可以确定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过度关注。这时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们的回应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孩子明白,他自己是有能力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需要别人帮助。
渴望过度关注的孩子,是不自信孩子中最无力的一种类型。而“顶撞父母”的孩子,算是在寻找归属感时,直接向父母发力的类型了。这种情况的应对方法是,大人要先从冲突局面中退出来,等气氛平静后,明确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然后让孩子享有适当的权利,和他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举个例子:一个读初一的女孩每天放学都带着脏饭盒回家,她的解释是“忘记洗了。”妈妈很生气,提醒过几次后,母女的争吵终于爆发。女儿除了嚷嚷“我就是不爱洗饭盒”之外,什么也不说。为了避免冲突激化,妈妈转身离开。晚上,妈妈耐心地询问女儿不洗饭盒的原因。女儿才对妈妈说,她的饭盒又老又旧,全班同学属她的饭盒最土气,感觉特没面子。之前,跟妈妈要过新饭盒,妈妈没同意,所以才开始不洗饭盒。
女孩的行为也是在寻求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不是指向家庭,而是指向学校和同学。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和同学不一样,或比别人差,那她的归属感就受到了破坏。女儿跟妈妈顶撞、对着干,其实是在保护她在同学群体里的归属感。
遇到孩子的顶撞行为,父母要询问和观察,放低身段,观察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愿望没满足。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出真实想法,大人可以用一般疑问句的形式询问。比如:你是不是想要什么东西?你是不是想做什么事?根据具体情况,说出能猜想到的具体的东西或事情。如果感觉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不满意,可以这样问:你是不是对妈妈上次的批评不满意?你是不是感觉委屈?你是不是因为我的严厉而讨厌我?等等。
当孩子被这样询问时,他们可能会摇头或点头。只要孩子点头,那就有了进一步沟通的台阶。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孩子也就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说出真实的想法。无论孩子的想法对不对,这毕竟是孩子内心的症结,我们虽然不一定满足他,但要接受孩子“有需求”这个现实。父母要明确表示理解孩子坚持意见的理由,并且告诉他“你有权利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诉求被理解,自己的权利被尊重,他就不再觉得自己被强迫,他们的状态也就由坚硬变得柔软,觉得没有必要跟父母对着干了。最后,父母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提出一个能让大家都接受的方案。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他在琢磨解决方案时,也就不那么强硬,也一定会考虑父母的要求,争执也就有了大家都接受的解决方法。
在自己的权利得以实现之后,孩子的怒气就会消除。而针对有怨气的孩子,他们的报复行为,应该怎样教育呢?具体方法是:不要还击孩子的报复行为;孩子如果总犯同样的错误,大人更要平心静气,不能被孩子的怨气所激怒;另外,保持和孩子沟通的大门一直敞开,要平等地和孩子说话,不要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
举个说脏话的例子: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忽然学会了说脏话,可能他感觉特别有意思,整天把脏话挂嘴上。可孩子不懂脏话的含义,更不明白这是不礼貌的。他只是在习惯了正常说话后,接触到新鲜的词,而且用起来每次都会让人惊讶、紧张或生气。孩子会这么想:这是个好玩的词,能让大人这么反常,太好玩了。
孩子说脏话,大人如果立刻批评纠正,他会觉得这是一个掌控大人的妙招。以后只要对大人不满意,他就用说脏话激怒大人,而且百试百灵。纠正说脏话的处理方法:冷处理。父母一定要保持平静的外表,用正常语气告诉他,说脏话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又说了,大人甚至可以完全不搭理他,就这样晾着他。总之,大人不能被说脏话的孩子来捉弄大人,也这算是一种报复。孩子觉得,自己的坏习惯可以让父母紧张和生气,那他就像是有了一个武器, 随时可以拿出来,收拾爹妈一顿。孩子的坏毛病就像是风,而父母就像是船帆,风一起,船帆就鼓起来。这让孩子很有成就感。如果我们保持平常心,就能“让孩子的风,无帆可吹”。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不会再用说脏话来激怒父母了。当然,除了冷处理之外,还可以阻止他和爱说脏话孩子的往来,用有趣的事情吸引孩子正确说话,转移他对脏话的注意力。
针对反复犯错误、有报复行为的孩子,父母的讲话方式也要改变。父母要和孩子说话,而不是对孩子说话。和孩子说话的意思是,父母跟孩子平等地交流,都是说话者,也都是倾听者。而对孩子说话的意思是,父母居高临下对孩子说教,孩子只有听的资格,没有表达的权利。那些反复犯错误,采取报复行为的孩子,之所以屡教不改,其实是听不进去大人的话,也就是大人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大门关闭了。和孩子说话,是要让孩子感觉你是他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权威。
以上三种孩子的错误行为,属于主动向外界释放信号的行为,他们通过“寻求过度关注”“顶撞父母”“报复行为”,来向外界释放信息,寻求归属感。而最后一种,自暴自弃的孩子,则几乎不释放任何信息。
自暴自弃的孩子,是没有归属感和自信心的。更麻烦的是,这样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可能有所归属,所以干脆放弃。
一个学习的例子:一个读小学一年的男孩,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老师告诉妈妈,孩子在阅读方面尤其困难,其他科目也跟不上。无论老师怎么辅导,男孩的成绩就是不见长进。老师问妈妈,孩子在家都帮忙做什么事情?妈妈说,我早就不让他帮忙了,他什么都不想做,即使做了也是笨手笨脚的。
一个彻底气馁的孩子,会完全放弃自己,他觉得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不可能成功。他觉得非常无助,进而利用这个无助夸大自己的弱点,有时甚至夸大自己想象出的弱点,目的就是躲避做那些他预料自己会失败的事。看起来笨手笨脚的孩子往往都很不自信,他们是在用表现出的愚蠢回避努力,仿佛在说,如果我做事情,你就会发现我是多么没用,所以别理我,我就是这样的人。
孩子自暴自弃的成因,往往是父母言行导致的。作为父母,我们总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不学好,养成坏习惯,走上弯路。然后,我们就监督他们,想方设法预防他们不要犯错。孩子在没犯错的时候,我们担心他们犯错,不停地告诫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孩子一旦犯错了,我们反复地指责,你怎么能这样,你怎么能那样。这种言行,其实暴露了父母的不自信。如果我们的关注点全放在孩子负面的言行上,他们就不可能找到通向正面和成功的方向。因为我们不断地对孩子批评指正,不但会让孩子觉得他们经常出错,而且还会让孩子变得害怕出错。这样对错误的恐惧,有可能导致孩子不愿意做任何事,因为不做事,就不会犯错嘛。这就是那些造成孩子自暴自弃的根本原因。
应对这种孩子的方法是,孩子有不足之处或犯了错误,不要强调他们的“短处”,也不要批评他们的错误,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补足缺点”和“避免犯错”的方法。用耐心和时间来教会孩子做正确事情的具体步骤和详细技巧。
比如:父母应该把一个具体的任务,分解成细碎的步骤,让孩子稍微动动手、动动脑就可以得到小小的成果。成果聚少成多,逐渐有了成功的体验,孩子也就慢慢找回了自信。
针对缺少归属感、自信心的孩子,他们四种错误行为的应对方法,我们来回顾一下:针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要给他们留出寻找自我价值的时间和空间,避免过度关注和过度保护,让他们逐渐把寻求父母的关注,转移到那些不需要父母参与的有趣的事上来。针对那些挑战和顶撞父母的孩子,要理解他们寻求自我价值和施展权利的欲望,并且给他们施展权利的空间。
针对那些有报复行为的孩子,我们不要被孩子激怒,应该平心静气,让孩子的报复行为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然后我们要平等地和孩子说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话。针对那些自暴自弃的孩子,我们在指导他们时,不能提及“错误”“不对”等放大挫折感的言语,要耐心都会他们做事的技巧,让他们慢慢找回自信。
总结
无论权力之争问题,还是不自信孩子的错误行为,归根结底,就是父母没有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对待。只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孩子,这些麻烦和问题都可以减少和避免。
最后我们来说说中国家庭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现实问题。比如,中国夫妻有了孩子后,老人会参与或部分参与孩子的养育。即使父母有新的教育理念,老人也未必能理解和接受。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还要承担老人的“再教育”。这就是我们特有的“隔代教育”或“隔代影响”问题。
再有,就是教育成果的价值评判问题。因为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对成功的评价标准有差异。家庭教育成果的价值评判,和学校教育成果的价值评判也不太一样。这些问题,需要年轻父母再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