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战胜了情绪宣誓,也学会了非暴力沟通书里面的一些方法。
昨天临睡前,和先生发生了一点摩擦,原本可以不必发生,皆因自己的沟通不到位,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搞得彼此不欢而散,郁郁寡欢。
昨晚并带着郁闷入睡了,早上,醒来后,问自己,为什么要和先生争吵呢?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期待落空了,还是其他呢?
问了一下自己,想要寻找答案。由于,上班,没有时间去细想,但是这件事困扰着我,让心情无法顺畅。
简单梳洗一番,并了出门。
早上的空气充满着诱惑力,像是它懂得了我郁闷的心情一样,对我微微笑。让我开心。
鸟儿也歌唱着,像是在劝说着,“宝妈,别和自己生气了,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不要被昨天的事影响今天。”毕竟今天才是好的开端。和鸟儿,空气挥手,坐上了公交车
因为上班地方有点偏远,车程大约40分钟,才能到达单位。
虽然接受了,空气与鸟儿的呵护,可是心里依然存有情绪,怎么办呢?
不能让昨天的情绪影响今天,得调整,这样和自己说着。
坐在车里的我,想着这40分钟不能白白浪费,得做点什么?
有了想法,就要行动。想到前段时间,开通了樊登读书会,这会正好,可以听听,看看有哪些书可以化解心里的情绪?
点进去,寻找,发现了《非暴力沟通》
于是,我插上耳机,专注倾听。
樊登老师在《非暴力沟通》书中讲了许多好方法。其中,有段话,让我反复思考,说,“如果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被称之为道德评判。”
通过这段话,引发了我对昨天与先生争吵事件中给他下了不道德评判模式。
因为他的生活习惯和我不同频,让我产生反感,也是这个反感,没能及时处理,让我产生怨恨,从而提高了对他的期待,总想着他能改变。
可是这个世上,没有谁能改变他人,除了自己改变自己外。
有了期待,我们之间的相处就显得复杂化了,毕竟都是中年人,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感,能简绝不杂。这是我和他的相处模式。
然而就在昨天,我打破了这个平静的生活模式,以暴力沟通,沟通。各自叙说着各自的理论,都不示弱。导致了争吵。
插上耳机听书的人,听着听着,烦闷的心情,慢慢施展开来。一会,被樊登老师的话风逗笑,一会被观点震惊。
老师的观点,我简单举例
①是什么蒙蔽了爱
②倾听的力量
③培养对自己的爱
④表达与评判作对比
⑤体会与表达感受
⑥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与需要,以及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
通过这几条,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也明白了为什么会和先生争吵。
原因是,在我们不同频的生活模式中,我试图他能改变,按照我的生活模式生活,可是有些习惯不是你说能改变就立马能改变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听了樊登老师讲解《非暴力沟通》后,我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和先生的争吵原本是可以避免,皆因错误的表达,愤怒,指责,情绪化,理论式,而不是讲事实,讲要求,讲原因,讲需求。
这区别,是不是太可怕。前者是评判角色,后者是表达角色。
听完书,我才明白,昨晚我用了评判角色,使得两人都不开心,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又添新问题。道德评判,是我给先生莫须有的罪责,这个帽子有点大。而我却给他带上了。现在看来,错的人是自己。
不过庆幸的是,今天通过樊登老师讲解的《非暴力沟通》,让我明白了许多。
在与别人对话时,不能以评判角色扮演,而是要,先表达感受,讲出实情,不是愤怒。
综上所述,今天的我,在樊登老师讲解的《非暴力沟通》中获得了新认知。也获得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