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蕾
无论是“自我阉割”式的投其所好,还是被父母的“好心”所胁迫,把自主选择的权利拱手让人无异于敞开城门让敌人攻城略地。——题记
<1>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大意讲的是一对兄妹的成长经历。小时候,哥哥调皮捣蛋,总是使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法在父母面前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常常让父母头疼不已;而妹妹则是乖巧可爱,每次做选择时总能迅速做出“该做”的选择,这让父母喜笑颜开,让旁人赞不绝口。比如在商场买东西,妹妹能迅速拿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且看到自己更喜欢的绝不会开口要求调换;而哥哥东挑西拣,最贵最好玩的玩具不要到手就是撒泼打滚也不会离开。
然而长大后,怪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向擅长做选择的妹妹在人生大事上却犹豫不决,她不想上学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而哥哥却义无反顾地赴美国学习摄影,而且还拿了几个摄影比赛的大奖。对于未来,他有条不紊地进行规划,俨然一副“不畏将来,不念过去”的架势。
最后,故事结尾妹妹道出了缘由:其实小时候我根本不会做选择,只是当我迅速挑一件不太贵的东西时,父母就会夸我聪明、懂事;他们会骂东挑西拣越挑越贵的哥哥,这让我感到害怕,就更不敢要求调换我更喜欢的东西。
偶然间看到这篇故事,我深深地震惊了。从妹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虽然小时候并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商场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礼物,虽然长大后也没有离经叛道到要通过休学甚至是退学来思考未来的走向。只是,在最需要培养判断力和发现自我的黄金时期,我和她一样,陷在夸奖的温柔陷阱里,陷在“虚假认同”的层层包围中,以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以一种最快最讨喜的方式做决定,最后终于掩饰甚至丧失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以至于在“明智”地做出无数个小决定后在重大决定关头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甚至彷徨不前。很多“听话”的孩子,大概就是这样逐渐遗失了自我。
<2>
为什么所谓的“乖”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为什么妹妹明明有自己更喜欢的东西而不敢要求调换?因为哥哥的做法引起父母的不悦而自己一直被定义为“乖巧听话”,妹妹不敢打破自己在亲友眼中的形象。因此,她只能根据“镜中我”来掩饰自己的真实需求,使自己的表现符合“镜中我”。而当妹妹渐渐长大,“镜中我”不复存在时,她惊奇地发现自我的行为决策找不到任何依据。
同理,为什么有些孩子“热衷”学习呢?当孩子自觉学习或考试考到高分时,亲友就会夸奖他“聪明”“自觉”。对于一个尚不具备判断力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评价无疑很受用。于是,他会加倍努力学习,甚至不惜牺牲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牺牲与师友亲朋沟通的时间。在他的心智模式里,“高分=聪明=表扬”。物极必反,终于厌倦学习后,他很想去放松一下,可是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啊,同学眼中的“好榜样”啊,怎么可以带头不好好学习呢?
“镜中我”紧紧束缚住了他,每次面临抉择时,他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而不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终有一天,这些设置“镜中我”的人统统消失不见,他的心中再也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时,他成功地遗失了自我。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学生上大学后或进入社会后陷入迷茫,也不难理解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尽管基于自主选择基础上的自我意识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
<3>
朋友Z小姐是独生女。每年寒暑假,父母都会从遥远的北方城市来到她上学的南方城市,亲自接她回家。她最想去的城市是深圳,可父母尤其是妈妈不同意她去那么远的地方。每次,她和妈妈意见不一时,都在妈妈的默默流泪中选择妥协。大学毕业后,她遵照家里的要求,进入家乡小城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选择这样安稳的生活未尝不可,只是看到别人在大城市的光鲜潇洒,断然不要羡慕;深夜里隐约的愿望在内心里翻江倒海时,尽管压抑住吧。这是做“孝顺”孩子需要付出的代价。
也许有些强势的父母会说:我只是让孩子少走些弯路。可是"要知道,一个人因不听劝告和警告而会犯的一切错误,若和他容让他人逼迫自己去做他们认为对他有好处的事这一罪恶相权起来,后者比前者是远远重得多的。”密尔在《论自由》中提到,让本人作为最后的裁夺者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这是于己于人的最佳做法。
无论是“自我阉割”式的投其所好,还是被父母的“好心”所胁迫,把自主选择的权利拱手让人无异于敞开城门让敌人攻城略地。一个人在做选择时,“他必须使用观察力去看,使用推论力和判断力去预测,使用活动力去搜集为作决定之用的各项材料,然后使用思辨力去作决定,而在作决定之后还必须使用毅力和自制力去坚持自己的考虑周祥的决定。”所以,做决定并不仅仅是做决定那么简单。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需要调用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生之为人”的完整性和幸福度至关重要。同时,这些能力随着做决定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刀磨得愈多,其刃也愈加锋利。
<4>
所以,绝不,绝不做一个“乖”孩子。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够引导孩子做出选择,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尊重自己的内心,小到挑选什么颜色的过年衣服,大到上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几十年如一日,相信拥有自我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职业中、在家庭中少一份纠结,多一份果断;少一份怯懦,多一份勇敢;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幸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总是“自带光芒”,也能够吸引更多有魄力的人。
不要做一个“乖”孩子,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呢?显然,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春节时,已经步入社会的表弟跟我说:"如果当初我继续住在你们家、听你们的劝告,或许我能考一个一本大学。"我知道,他后悔了。如果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实验班后,他选择上课好好听讲,而不是拉帮结派打群架,或许上高中、考大学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是,青春期的叛逆犹如脱缰的野马,再也不受主人的控制。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无论是否是”乖“孩子,诸如在学校里打架骂人、在家里趾高气昂、在社会上投机取巧之事断不可取。学校教育灌输的是知识,家庭教育熏陶的是价值观和习惯,而自我教育则是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心智模式。如果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里缺乏“认识自我”这一课,那么只能通过自我教育来习得,职业选择、伴侣选择等莫不如此。否则怎么会有“试错”一说呢。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的确,世界上没有比认识自己更难的事情了。在不断认识自己、遇见自己时,我也暗自跟自己说: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不会让他争强好胜到每次都考前几名,我不会要求他事事精通、时时完美;我会鼓励他大胆决定、不断尝试、勇于犯错,我希望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最终成长为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