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星期二学生要参加竞赛,上个星期收集了一些有点难度的题整合到一块儿,给学生们各打印了一份。
昨天晚上我就急着先把这些题赶快讲完。进教室后先把题目中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开始讲题了,讲着讲着,我想着还是让学生们来参与吧,于是又提问学生来讲。
第一道题有三问,到第三问的时候,提了几个学生都说不会做,于是我跟学生们说:不会做的,那就先跳过去,等到最后一块儿讲。
第二道题,也是三问,并且是各小问环环相扣,后一问用前一问的结论及思路倒是就把问题简单化了,很简单的,可是有的学生做完第一问也很轻松的得出答案后,没有多加思考,做第二问的时候,不知道运用第一问的结论,没有思路。我给学生说这道题就相当于给个葫芦画瓢,那第一问就是葫芦呀,第二个和第三个让你照着画,所以你要看看第一问的条件是什么样子的,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一个思路下来,后面的两问迎刃而解。
可是被提问的同学在黑板前,磕磕巴巴的,讲的声音很小,底气不足,又没有准备好,边讲边想,一看就让人着急。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收起微笑板起脸,单枪匹马给学生们讲题。这次依然不例外,我不在提问他们,也不在询问他们,我只在我的引导下展示我的思想。这时候的我大抵是感觉到他们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大家的时间。
其实想想,这时候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大多数学生像他一样没有好好思考,二是其他同学都已经做了,他确实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是可以提问其他孩子来呀。
我到底在慌什么呢?在着急什么呢?在干什么时间呀?是为了赶任务吗?哪里来的任务呀?他们学会才是大任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