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作品》前几张图片孩子们画的时候会出现头发稀疏凌乱的情况,但是经过学习后大家都有改善!后边几张图片足矣证明孩子们绘制作品的进步!
【课堂实况】
《线的表现力》活动三,本周课前让学生准备了自己(正面、侧面、背面)的照片便于对自己全面观察。但是课堂中的绘画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有两种情况:一是线条比较凌乱;二是把头发统一涂成黑色。其中只有极个别孩子知道分组分块组织线条。
【采取措施】
结合第一节课,学生绘画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在第二节课当中,给学生讲清楚画发型应避免哪些雷区!但是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的此次备课没有彻底抓住学生的盲区。
{再次研读教参}
【教材分析】
活动三是发现关注生活中的线条形式并表现它们。以生活中最直接最易得的(“发式”为主题进行学习活动。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把白己的秀发进行梳妆打扮,显现自己的审美个性,那飘逸的长发,整洁的短发,俏皮的小辫子各具特色。怎样运用线条表现美丽的发式呢?学生可以大胆想象设计,但同时世要受到头发固有的生长方向与头形发式的约束。因此在绘画表现时,无论是用短的直线排列,还是用长的曲线排列都应注意线条的组织方向与头发生长方向的一致性,发式也因头部所呈现的正面、半侧面、正侧面的角度不同而产生变化。
【教学思路】
活动三,学习内容兼容了想象性绘画与写实性绘画的内容。部分学生可能倾向于观察性绘画表现,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倾向于想象性绘画表现。教学应照顾到这两种绘画倾向,因此教学安排可考虑:观察分析——尝试表现——示范指导——思维拓展——自主表现——交流评析。在课堂上直接引导学生相互观察师生的发式,通过兴试画某一学生的发式,发现绘画表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线排列得不够密、线的组织无方向性等。教师的直接示范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表现的基本方法,又能帮助学生认识学习难点。在画发式时应根据头发梳理的走向来组织线条,通过欣赏各种古今中外人物的发式和学生范作,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其再次自主表现。两次作业对比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意义。评价渗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展开交流,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