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厅刚刚拖完地,湿漉漉的。妈咪用Ethan的小床拦住饭厅和客厅的通道,陪宝贝一起在客厅玩。就在妈咪帮宝贝找玩具的那一会儿,宝贝扭头走到小床前,两手推着小床,一步步向前走。不一会儿,小床已经完全被推到了饭厅,宝贝又开始了客厅与饭厅间的物品搬运……
唱一唱:
玩一玩:
—❀镜子里的妈咪在哪?❀—
晚餐后,妈咪陪宝贝再次玩起了“peekaboo”。鉴于Ethan也学会躲藏,这一次玩法是妈咪、Ethan轮流藏,互相找。其中一次,妈咪躲在镜子对面的门后,Ethan在镜子里发现了妈咪,尝试几次找妈咪,却怎么也找不到。全程观察宝贝的反应。
发现:
第一轮:首先妈咪藏,妈咪躲在客厅,用衣服盖住了自己。宝贝尾随而来,看到了妈咪的鞋子,很快就找到了。接着宝贝藏,宝贝很快走到爸爸怀里,然后爸爸抱住他,他乜斜着眼睛观察。妈咪假装问了几次:Ethan在哪里呢?Ethan在哪里呢?然后走到他的跟前,正对他的眼睛,夸张地说:我找到你了!宝宝兴奋地哈哈大笑。
第二轮:妈咪藏在书房柜子侧面上。宝贝到客厅没看到人,就径自到了书房,又很快找到了。轮到宝贝藏,他依旧是藏在爸爸怀里,妈咪如同第一轮操作,假装费劲才找到他。
第三轮:妈咪躲在镜子对面的门后。Ethan首先到书房,没有找到妈咪。紧接着就到了主卧。妈咪从镜子里看到,宝贝将头探进主卧,瞅了一眼没人,就想离开了。妈咪趁机叫了他一声,宝贝又回来了。这一次他走进门后,在房间里走了找了一遍,没有发现妈咪。立马转身,准备出去。就在转身的时候,宝贝看到了镜子里的妈咪。妈咪正在对他微笑。他非常高兴找到了妈咪,兴奋地马上走到镜子侧面,探头看。妈咪知道,他希望与之前一样,去抱住妈咪。可是,镜子后面没有。他走回来,又看看镜子,妈咪还是在对他笑。他再次走到镜子侧面,探头看还是没有妈咪。他又返回,发出“哦哦哦”的声音,镜子里妈咪还是在对他笑。他看了一会镜子,又走到镜子侧面,发现还是没有。宝贝依旧回到了镜子前,看着妈咪。妈咪被宝贝的表情和动作逗乐了,发出了一点声音。就是这一点声音,宝贝扭头转身,看到了门背后的妈咪,默然地表情瞬间变为满脸笑容。他开心地走过来,抱住妈咪的双腿。四次寻找,终于找到妈咪。这期间他的表情变化了好几次,兴奋-探究-默然疑惑-开心,充满了童趣。
妈咪抱起宝贝,对他说:宝贝自己能够找到妈咪了,找得很认真!妈咪没有跟他解释为何镜子里有妈咪,却在镜子后面找不到。而是抱着宝贝到镜子前,告诉他:看,镜子里有妈咪,也有Ethan哦!宝贝用手指着镜子里的自己!
再尝试了一次,宝贝很快就在门后找到妈咪了。妈咪可以肯定,这不是由于他明白了镜面反射。对他来说,寻找的过程是一种探索,目前这种探索主要受惯性思维和他的过往经验影响。他暂时还不懂得镜面反射。然而,正是由于不懂,真实的过程才显得特别天真而充满童趣。相信以后宝贝自己看到这段文字,了解这段经历,也会被自己从兴奋,到探究,再变为默然的表情和天真的行为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