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340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40

卷七·本脏第四十七

6/12


原文:

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湊䏚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䏚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原文译文对照:

~~~~~~~~~~

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

脾小则其脏神——脾意,能充满于脏质之中,令脾脏达到形神相守的状态,从而使得脾脏内部气血和利、正气内存,外邪就难以侵入其中以令脾脏受病。

脾大则苦湊䏚而痛,不能疾行。

脾偏大则会占位过多,使身体两侧之胁下位置被挤压,该位置所应有的空软处被充塞胀满,引起疼痛,以致无法快步行走。

脾高则䏚引季胁而痛;

脾的位置偏高,则胁下空软处会牵掣季胁部作痛。

季胁位于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该处有脾之募穴章门穴。

章门穴归属于足厥阴肝经,乃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之交会处。

章门穴在腋前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

章门穴既是八会穴中的脏会,也是脾之募穴,为脏气出入的门户。

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

脾位若偏低,就会直接叠加在其下方的大肠之上,脾脏直接叠加在下方之大肠上,属于脾脏有一部分超出了其所应占的范围,故这部分的脾脏,难以与其脏神相守合一,容易受到外邪入侵,令脾脏受病。

脾坚则脏安难伤;

若脾脏肉质坚劲紧实,则其中所居脏神就能安定稳固,使脾脏的形神相守状态极其稳定,因此,外邪就很难侵入其中以损害脾脏。

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

若脾脏肉质脆弱疏松,则其中所居脏神就容易动荡不安,使脾脏的形神相守状态无法稳固,因此,外邪就很容易侵入其中,损害脾脏,破坏胰岛功能,发生频食又频饥、多食却渐瘦的消瘅病(糖尿病)。

脾端正则和利难伤;

若脾脏姿态端正,则其必然阴阳调和、气血通利,不容易被外邪伤害;

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若脾脏姿态偏斜倾歪,则其必然阴阳失和、气血郁滞,容易因外邪而受病,引起脾脏功能紊乱,从而运化水谷不利,食而不化,则腹中会常常被食物撑满、䐜胀。

~~~~~~~~~~

老黄历择吉,2024.12.5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39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41


推荐:猴子森林1~12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38 卷七·本脏第四十七 4/12 原文: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
    老黄历择吉阅读 172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39 卷七·本脏第四十七 5/12 原文: 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
    老黄历择吉阅读 161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37 卷七·本脏第四十七 3/12 原文: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
    老黄历择吉阅读 165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23卷三·经脉第十2/23 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
    老黄历择吉阅读 422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78 卷四·脉度第十七 2/4 原文: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
    老黄历择吉阅读 195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