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占满了尘埃的山村中巴缓缓的行驶在弯弯曲曲的318国道上,它就像是一个岁月老人,把我的时间轴拉回到过往的那个年代,定格了属于上个世纪发生的故事。
这条弯了一弯又一弯的山路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这条路我并未走过,客气的说,第一次路过,请多多关照。熟悉的是,这样的山,这样的景,这样的乡土气息处处迎面而来。两排杉树笔直的站立在路的两旁,初春的气息挂在了树梢上,在午后阳光的透视下显出了另一份的光彩。
透过占满了尘埃的窗户朝阳光望去,在五彩斑斓的映衬下,我找回了那段过往埋藏在记忆里的时光。
建南,这个大多数的恩施州人或许都没听过的地方,却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我与它算不上深交,更算不上了解。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它却给我了一段叫“乡愁”的回忆。
恰逢梅雨季节,被雨水冲洗过的大山显得格外有仙气,云雾缭绕着那座看起来像人脸的石头,四岁的我朝那座人脸石望去的时候打了一个寒颤,无穷的想象力盘旋在山顶的高空。我站在亲戚家的便利店门口数着从房檐下流下的水珠。一滴一滴打在了门口的青石板上。被雨水刷洗过的青石板湿漉漉的,像一面镜子一样。青石板上的苔藓总会乖乖的让路,乖乖的躺在属于它角落的位置。“樱桃,樱桃……”挑着担子,戴着斗笠的嬢嬢(阿姨)从远处叫卖着走来,她在便利店的门口驻足,放下了停下来。她摘下了斗笠对着我笑,一边拿出了樱桃一边对着我喊:细娃,过来……我历经了几十个初夏,吃过了数不清的樱桃,却无法忘记童年时建南小镇樱桃嬢嬢的味道。她,就像建南小镇一样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我不知道这位樱桃嬢嬢现在多大了,我也不知道建南小镇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了。但它依旧是梦醒时分时最难以忘怀的味道。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着一种岁月难以冲刷的记忆,记忆深处有着独特的味道。那个味道或许就是美好吧。
所以,我在看《1980年代的爱情》这部电影的时候,看的更多是一种怀旧的记忆。作者野夫是利川人,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是在利川发生的事,电影是在利川拍的。那一年,还在红姨的带领下追踪过1980年代的记忆——去了电影拍摄地利川市忠路镇的老屋基。
这弯弯曲曲的山路很适合回忆过往的日子,1980年代下的故事不单单是爱情,还有亲情,有着人间各种各样的无奈。路有多少个弯,人就有多少种难。
山路的狭窄,有时只容得下你选择一次。错了,或许就无法掉头转弯。即便可以,也要多开十几公里路。这很像人生,许多人的人生不懂得选择,在年少时盲目的做了不明智的选择,到后悔掉头时,人已经活到了白头。能让人重新过一次,能让岁月重新走一回的,定然是一颗勇于进取超越的心。
活着不容易,但生活依旧在继续。忘掉生活中的冷漠,记住心中的温暖!山路一弯又一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弯道上你会遇见谁?就像我,弯了一个弯后大水井古建筑群到了。
写于2018年3月3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