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了那么多钱,还不快乐?
作者亦舒在小说里用一句话点破了这个问题:“什么也不必追求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
在做选择时,怎样衡量哪些是可以放弃的选项,可能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有些人可以放弃尊严,有些人可以放弃爱情,有些人可以放弃真诚、亲情、健康、快乐等等。
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这是做选择的前提。
“选择”是衡量利弊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全面评估做决定的成本,包括决定本身的成本和机会成本。
“成本”很容易理解,就是为了做这件事情,我需要付出哪些具体行为,这些行为的结果是怎样的。
“机会成本”测算起来比较复杂,我做出了A选项,就等于放弃了B选项,那么B选项所有的收益和折损,就是选择A的“机会成本”。
第二,确定最重要的目标。
任何选择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目标,所以,能达成最重要目标的决定,就是好决定。
很多人选择困难的原因是,希望兼顾所有人,希望达成所有目标,这种“完美选择”几乎不可能出现。
可以问问自己:我做这个选择最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个问题对未来长远会有怎样的影响?
接受“够好”的选择,既可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又能增加满足感。
第三,记录决定的过程和决定的结果。
(1)我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目标):
(2)我做这个决定需要付出的是(成本):
(3)我做这个决定可能放弃的是(机会成本):
(4)我做这个决定未来可能预见的是(边际成本):
(5)我依然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理由):
(6)后来,我认为自己的决定正确吗(验证):
第四,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的决策造成的已经产生了的、无法挽回的成本。
就像我们坐在电影院看了十五分钟,已经知道这部电影不好看,虽然电影票已经花钱买了,但是你的目标如果是看一部好电影,现在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当场离开,因为电影票钱已经沉没、十五分钟已经花掉,不再是成本。
第五,做好复盘。
没有人天生决策力强,做决定所需要的知识、阅历、胆识和精准也不是一天具备。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每个决定的正确与错误,疏忽和慎重,付出和收获,长期和短期影响,尤其当这个决定的结果真正出现时。
人生不是只有一次机会,不是错了就完蛋了,我们随时可以重新选择和规划,而纠结的成本远远高于纠错,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尝试与纠错交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