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经历一些不美好,才更能感受到美好。
昨天那场急雨带来的冲击不小,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口无遮拦不能容忍,鱼死网破更不能接受,既然发生了问题,那就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沟通解决。
安排部门的一个资深员工与内部沟通协调,重点是把事情要说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埋怨。昨天那个口无遮拦的人,向我的下属当面道歉了,他确实做得不对。
我隔着房门听到了他们合解共识的声音,原谅了他的不理性,气头上的言语多不堪入耳,解决了一方,继续与业务部门负责人沟通,避免积怨太深,影响了未来的合作。
资深员工拨通了他的电话,很是客气,言下之意是不知道是你们啊,然后说没想到他们会发那样一封邮件,言语中已有些歉意,但态度并未改变,还是坚持昨天的决定。
看着事情已逐步明朗,现在能化解矛盾的只有我们,我负责与另一个业务部门负责人沟通,当我说清楚了来龙去脉,很有大局观的她选择了放弃,而成全对方。
她的想法与我们不谋而合,我听完非常欣慰,如果她不通情达理,这事儿很难圆满解决。和她共识之后,剩下的问题就只剩一个了,那就是说服候选人加入原部门。
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的问题。这一次,我让那个被打击的部门新员工,去尝试说服候选人,但对方陷入纠结中,还把这次的事件打了个比方,让我不禁佩服他的归纳整理能力。
他对部门新员工说:“这就跟谈恋爱一样,刚开始喜欢A姑娘,准备确定关系时,看上了B姑娘,B说可以跟你好,但得跟A做个了断,没想到A和B是闺蜜,经过她俩两轮合计后,B说A更适合你,感觉自己有点zha了。”
虽说这个比喻不妥当,但把事情理得还真清楚,两个部门就是 A和B,我们代表B,来说服他接受A,因大局为重,站在公司的层面,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然而他却陷入了纠结,他不相信A的大度,担心对A已经造成了伤害,所以想选择逃离,放弃这段缘分。但这样做,他相当于放弃了A和B,去选择不相关的C或D。
我告诉他:“如果你觉得是伤害,现在加入就是化解这个伤害。”
也许,就是这句话打动了他,他决定了,不再纠结,同意了我的建议,去A那弥补,向B说声抱歉,而A和B都表示不计前嫌,欢迎加入,这一幕很温暖,以公司大局为重,放下自己小部门的利益。
B还专门对我说:“告诉A,对员工友善点,大家都是为了工作。”
不得不说这样解决,是当下最好的结局,而我们也吃一堑长一智,尽量避免再发生类似的冲突。
堵在胸口的那口气终于顺了,我下决心周末好好休息,不想工作了,下属哈哈笑着说:“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也越来越了解我了,而让我最欣慰的是,即便受了委屈,她还是那么知书达礼,并告诉我不用为她担心,这点事打击不了她。
我想我没看错人,她比我想的还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