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发现自己是粗钝的,但并不想立刻改变这个状态,而只是在日常生活里去了解什么是粗钝——我吃东西时的贪婪模样,我对待别人的粗鲁态度,我的傲慢,我的一些粗俗的习惯和思想——那么这份观察的本身就会转化我当下的状态。”
“假如我很愚钝,却告诉自己要变得聪明一点,那么这份努力的本身便是一种愚钝的形式,因此重点就在于了解愚钝是什么。”
“如果能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有愚钝的表现——如何对待用人、邻居、穷人或富人,等等——那么这份觉知就会破解我们的愚钝。”
克氏的这种思考方式的确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方法:如果我很愚钝,那么改变这种愚钝本身就是一种愚钝。
可能是作者试图想让人们能够学着去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内心,先去参悟自己内心的状态、找到那种愚钝的觉知,再去破解我们的愚钝。在想,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愚钝所在的时候,是否已经在通往改变自己的路上了,那时的我们明白的是自我的觉知;一个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觉知的人,怎么会是一个愚钝之人呢……
(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