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是踩着鼓点如约而至,反而是我们常常惊觉白驹过隙,有一些“措手不及”。期末最重要的是什么?头等大事必然是期末考试,学生的复习也成为这段尾声里的关键事务。然而复习,多数时候沦为“重复的学习”,不仅枯燥乏味,还成效甚微。如何让复习长在学生的心上,让他们主动且开心地参与进来?大概可以总结为三个词:高效、有趣、松弛。心中有谱:复习更高效长在学生心上的复习,应该是能真正帮助他们高效查漏补缺,建立知识体系的。他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部分可以轻描淡写,哪些部分需要重点复盘,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精准高效进行复习。心中有谱,任何时候便不会惊慌失措,而是充满自信。帮助学生“建模”阅读和写作这两项能力非常重要,主要靠平时的积累,根本来不了“短频快”,但面对考试,还是可以教一点套路的。比如对阅读题的分析,怎样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怎样回答“你想说些什么”这样的主观题,怎样从文章中提取相关信息,怎样根据不同文体进行阅读理解,可以在复习时用三五篇左右的例文进行示范训练。中年级起,试卷中习作的分值最大,考试作文和平时的随笔习作有很大区别,主要目标就是“少扣分”。可以根据本学期教材上的习作训练点(每单元习作要求),从选材、立意、拟题、详略安排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整体梳理。这其实就是在帮助学生“建模”。复习时尽量不要让学生写作文,很耗精力。学生若能对常见作文题有基本的构思框架,都不会丢分太多。写作能力最强的,和表达能力最弱的孩子可能是例外,不过这样复习,能保证大部分学生达到自己较满意水平。不刷题,不占课,抓基础,教方法,考试前一天,孩子们还可以安然阅读,才是最佳状态。期末考,没那么可怕,只是一个阶段的小结。让孩子经历,感受,分享,珍藏,就很好。
组织方法交流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高效的复习方法,不仅可以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进入期末,教师先组织一堂复习方法课,让学生亮一亮自己的复习妙招,教师引一引复习策略,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常见又好用的复习方法:思维导图法:把每单元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抽象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目标导向法:复习要有计划、有目标。根据复习材料,进行有步骤、有安排的复习。错题归类法:学生人人准备一个错题本,每一道错题都要弄懂、理透。老师也要准备,将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有针对性地复习。以书为本法:复习时,要紧扣书本,把课堂和课本当做主要的复习材料,不宜本末倒置地做大量课外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