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很休闲,晚饭早早吃好了。按照惯例,女儿刷碗,儿子扔垃圾。之后儿子骑着平衡车,跟着我一起去苏州河遛弯。晚上的苏州河,犹如优雅的上海女子,蜿蜒妩媚,很小资。华灯初上,不管是河边的路灯还是楼顶上的彩灯,映着缓缓流动的苏州河水,流光溢彩,波光粼粼。我悠闲的前后拍着手,放心的跟在儿子后面。
儿子的平衡车技术非常好,可以熟练的控制着速度,一会一溜烟的跑离我很远,不过会在前面等待我。
中间遇到一个小弟弟也骑着平衡车,他俩在一起飙车,爱运动的孩子身体灵活至极,加速的时候,让人有点担心,但该停下的也能及时停下。儿子和小伙伴一起骑着平衡车前行。当我在听妹妹的音频时,落在了儿子后面。儿子大声喊到:妈妈,快点跟上。我立马就小跑跟上了,可能在等我空隙,小弟弟到了前面,儿子撒泼大哭起来,嫌我太慢了。我赶紧上前安抚他,并向他道歉。可是儿子不依不饶,就是不能原谅我。本来是孩子有情绪,我接纳的倾听就好,可是儿子的不依不饶好像戳到了我的痛点,也激起了我的情绪,我无法做到倾听儿子了。我放弃了安慰,保持了沉默。我在问自己,我的情绪从何而来?有个内在小孩又出现了。她好像在说:我能犯天大的错?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为什么就不能原谅我?这个孩子在向大人控诉,她是委屈和愤怒的。这个孩子无意中惹怒了大人,冷不丁的承受大人的情绪暴力,她无法争辩,因为没有被大人赦免罪行。她特别的绝望和抓狂。如果面对大人,她无法表达自己,因为说什么,已经无济于事。她想逃走。
孩子,我又看见你了。大人的情绪与你无关 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孩子,你努力了,尽力了,你是无心的。孩子,我看到了你的委屈、绝望和愤怒。孩子,你想远离大人,是可以。过来,我抱抱你。
通过对话。我在远离儿子的地方抱抱自己,沉默一会,内心安静多了。再回去,温柔的拉起坐在地上的儿子,他的情绪貌似也流淌了一些。我提议,我们回去吧,公园里的太极十二拍运动开始了,陪妈妈回去吧!儿子此时也能平静的跟随我往回走了。
当我看见自己无法倾听儿子时,我需要先照顾自己的情绪,不安抚自己,又怎能平静的对待儿子呢?
回去的路上,我们和好如初。
回到普陀小公园,正好离太极十二拍运动开始还有五分钟。我告诉儿子可以在这周围骑车或和我一起拍拍,也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可是儿子要回家喝水,说渴了。晚上儿子吃了很多菜,我们出门前忘了带水。一个是儿子的需求,一个我想运动的需求。我先提议,我送你出小公园,过马路,路过一个巷子就到小区门口了。你自己进小区回家喝水,好吗?儿子不同意,非要让我一起回家。我不愿意,也许我委屈自己陪他回去,肯定会窝火,会莫名其妙的朝他发脾气。于是我问他:儿子,你也想想,有什么办法,既能让你喝上水,又能让妈妈做拍拍运动呢?
儿子说:看看离这里最近的门口,有没有小店可以买水喝?这个办法可以试试。我们快速到达大门,我看到大门口有直饮水。可我们没有水杯。我随机应变的敲了保安室的门,问保安有没有一次性杯子,并强调说小孩子渴了,忘带水了。保安热情的拿出两个一次性水杯给我,我赶紧感谢保安。这样我和儿子各喝了三小杯水,特别满足。
我们往回走,正好赶上拍拍运动开始了。儿子喝完水,今天要加入和我一起运动的行列。他做动作很认真,公园里 几十个人一起拍身体的各个部位,产生强大的共鸣和共振,就像一场大型的合唱演出。
一场运动下来,浑身轻松,虽然汗流浃背,但好像满身的经络都疏通了。增加了血液循环。和儿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兴奋和满足 。因为我们的需求都满足了,机满足了儿子喝水,我也可以跟着喝水,又满足了我运动的需求,儿子也体验了首次拍拍的乐趣。
不经意间,我们学会了双赢的处理方法,就是PET里的无输家的冲突解决法。
如果我用权威迫使口渴的儿子硬留在我身边,儿子一定很闹腾,打扰我运动。儿子还可能会聚集巨大的负面能量。如果我放弃运动陪儿子回家,就是我输儿子赢,那么我可能会对儿子没有耐心,或有火发在他身上。
PET倡导,需求没有对错,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头脑风暴,找到满足或兼顾双方需求的方法呢?首先看到需求很重要,也许吵着吵着就能明白双方的需求了,与其争夺输赢,不如双赢。
今天晚上游览了苏州河,在公园里做了运动,在和儿子的互动中,看见了内在小孩。和儿子相处的冲突中 ,看见并满足了双方的需求,PET沟通技术已经潜移默化的应用到了生活中了,嘉许一下自己。父母不需要被指责,而是需要学习。感谢儿子,像镜子一样,照出我需要成长的地方!
儿子,感谢你,你的反应和行为也是妈妈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