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三十八 仗义行人

      转眼进入了1996年的2月份,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大年了,东流村的家家户户都开始着手准备年货了。零星的鞭炮声不时地从深巷里传来,在增添年味的同时,似乎也在提醒着人们,抓紧时间把今年未完成的事情,赶快追一下了。

      周守义和葛华这些天,一直在忙着出售蔬菜。而今年冬天的蔬菜价格,却大幅度地降了下来,有些蔬菜的价格,甚至还出现了 “大跳水”的局面,就算白给买主有时都没人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对农副产品开通了 “绿色通道工程”,外地的蔬菜获得了大丰收,源源不断地涌入到了凤城菜市场造成的。因为南方一些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他们的大棚种植起步早,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为了多卖一些钱,周守义便亲自骑着三轮车,到凤城菜市场去零售。当他每次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顶花带刺的黄瓜,被人拨来撇去,几乎又是按着处理价被一袋袋地拎走,而被挑剩下的黄瓜到最后还要打堆儿处理时,心情非常沉重。辛辛苦苦地忙了一大季子,等于白忙活了,今年的蔬菜没挣到多少钱呐。周守义广种薄收的现状,硬生生地反映了当代农民勤不抵酬的现实,农民的生活太辛苦了。

      晚上周守义和葛华,拖着疲惫的身躯进了家,为平仍然住在瓷店里,因此他们老两口没有做新饭,仅是把中午剩的饭,熥在了炕炉子的锅了里。他们一直就是这样节俭,就这样口饿肚攒地把钱省出来,为的就是给为平办婚事。

      这些天他们虽然很累,但是一想到霖霖的音容笑貌,就又精神倍增了。他们看得出来,将来霖霖结婚过了门儿,一定会是个勤俭持家、温良贤惠的好媳妇。“多好的女孩子呀!” 这是他们这些日子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李记小卖部门前,早已传出了这句羡慕声: “周守义家积了德了,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都没处找去!”

      这足以令他们得意,但高兴的同时,新的忧虑又伴随而来。      按照农村当前形成的习俗,办婚事时男方需要给女方付彩礼钱,而这两年彩礼钱又水涨船高了,已经涨到了八千八。女方则用这些钱置备嫁妆,包括 买“三转一响”等日用物品。到了结婚的当天,就会把这些嫁妆搬到男方的迎亲车上,最后在鞭炮齐鸣中再把它们搬进新房里。男方除了拿出这些彩礼钱,还要装修新房、购置家具、操办婚宴,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啊!

      实打实摔地说,这些年周守义和葛华,尽管这么冲风冒雨地劳作,但挣进来的钱几乎是左手来、随后就右手去了,并没攒下多少。两年前连借再找地筹钱建了牛场,可还没有等到出效益就变成了废墟,反而拉了大几千的饥荒。而后在废墟上建起了蔬菜大棚,却只赶上了一年的好行情,今年的行情却又陡转直下了。

      这个夏天,为平又拿出去一万五千块钱开瓷店了,这些钱基本上都是掏窟窿捣洞,向亲友借了一大笔这才凑上来的。所以现在他们的头上,还是顶着一万多块钱的饥荒呢。唉!如果放在今年给为平举办婚事,钱的问题却又成了最大的困难。

      正当他们百转愁肠时,张友明扯着大嗓门儿进来了。他一眼瞧见周守义两口子正在吃剩饭,不禁咂起嘴来:“哎呀呀!守义、弟妹,你们天天干这么累的活儿,到了家吃这个哪行啊? 营养能跟得上吗?”葛华笑了笑说: “嗨!五哥,这年头儿谁还缺得着营养啊?今儿中午的饭做多了,扔了怪造罪的,这才将就了一下!”

      张友明皱着眉头看着饭桌,对周守义说:“我算看明白了,咱们干庄稼活儿的人啊,天天大汗紧抹的,也只是为温饱问题奔波,可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反倒天天都吃香的喝辣的,这不公平啊!你们听说了吗? 到今年年底,村里的砖厂又要关门啦,而开业这两年来,挣的钱还不够周俊田、张贺等人吃喝玩乐呢!”周守义叹了口气说:“唉!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儿啊!”

      张友明接着说:“听说这次是国土资源局下来的命令,为了保护耕地,责令所有取土烧砖的砖厂立即停产。可惜呀,如果这个文件能早几年下来,河东这片耕地就不会被村委会换走了。现在倒好,我们换地建的养殖场最后被算计了,受了巨大损失,可河东那块风雨宝地,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大书记周俊田真可恨呐,他简直就是东流村的千古罪人,这笔账迟早会算到他头上的……”

      周守义长叹一声说: “一个家如果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家里就会过上好日子,一个国家如果有一个好的领导人,就会国富民强。如果一个村子没有个好领头人,村里是想好不能的!”        张友明说:“是啊,周边的村子,哪个村都比东流村强!就是因为咱村里的人心不齐呀,遇到了事儿乍呼得挺凶,但一到了真格上就都缩回去了!上次咱们告周俊田时,起初大伙儿都挺带劲儿,可到了后来呢? 都‘冷锅贴饼子——蔫溜了!”周守义说:“这也不能全怪村民们,那次我们并没有真凭实据,司法所不会下来查结果,更不会相信村民们对天发誓!”

      张友明说:“我还听说,这个砖厂早就卖给小岭村的陈兆伦了。最初周俊田说陈兆伦是他们请来的厂长,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这时间一长风声就泄露了出来。听说前不久,因为砖厂不能再干下去了,陈兆伦就跟周俊田商量,要求把他当初买砖厂的钱退给他一部分,这种事周俊田能答应吗?陈兆伦想得也太天真了!为此他们两个人在砖厂里大吵了一架,陈兆伦口口声声地说不干了。可现在村里有许多人,在砖厂里还都押着股金和工资呢,大家都担心陈兆伦会跑路,所以四处都在议论着咋退回股金呢……”

      周守义听着一言不发,晚饭也吃完了,葛华把碗筷收了起来,端到了西屋厨房里。张友明见周守义两口子对这事儿并不关心,谁也没有搭理自己的话题,就用起了激将法,说:“东流村人都学奸了,只会明哲保身!就眼睁睁地看着周俊田这帮混蛋,盲人瞎马地带着东流村走进了不复之地,却都是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今儿他们把砖厂卖了,可明儿又不知道会干出怎样坑庄害户的事来呢……”

      周守义是个仗义行仁的人,听完这句话扬眉奋髯地说 :“对周俊田等人坑庄害户的行为,我一刻也没放松警惕,时刻都在看着他们呢。但是砖厂并不欠我一分钱,我在这件事上是个局外人……”  “你咋是局外人呢? 东流村办的哪件事少过你呀?没有你领头儿啥事也干不成!这件事我认为不光是股金的事,主要是周俊田等人无权把砖厂私自卖了,他们这是违法乱纪!东流村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齐心协力地讨伐他们!”

      张友明的嗓门儿越喊越高,可周守义就是没有点头答应,出头为村民讨要股金的事。        张友明顶着一肚子肝火掏出烟,递给了周守义一根,大声说:“现在大伙儿都非常赞成李进喜了,那块地他就是不同意换,那叫敢于斗争!可如今他这花窖搞得多好啊?比咱种菜、养殖强了一万套……”

      一提到李进喜,周守义突生一股怒火直冲顶梁门。当年为平因为他闺女雨杉失魂落魄的痛苦,以及自己饱受愚弄的气恼,今天想起来还令他气愤难平呢!但周守义对李进喜的责怨,这些年一直都在心底压着,从来没对任何外人表露出来。而此刻,周守义的一腔怒火终于忍不住了,他高声说:“李进喜就是个私心自用的人!还自己标榜着仁义道德呢!其实就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

      听他这一喊,葛华急忙劝止说:“你这是干啥?说人家干啥……” 张友明也劝:“是啊守义,我这么一说、你一听,不必动怒。过去了,过去了……”屋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沉默了片刻周守义说: “五哥,现在村里发生的这件事,你打算咋办?” “我也没啥好主意,只是四处煽动人去村委会要钱呗!” “如果想让我牵头儿,咱就组织人往大里闹!先去村委会闹,若是不管用,再去周俊田家里闹,给他来个打草惊蛇,咱就在他仓皇中抓他的尾巴!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 ‘反动派你不打,他不倒哇……’” 张友明听后非常高兴,没想到自己的激将法,还真起作用了!他笑着说:“好!守义,我这就去联络人,把东流村闹它个天翻地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林风的每一段人生之路,都是由他的爸妈为他规划的,虽然这样他感到很省心,但更多的时候却令他很烦恼。因为他一直想...
    雨中顽石阅读 224评论 0 4
  • 此时村委会大院里的村民,已是挨三顶五的了。尽管今天天气冷得霸道,但穿着五花八门衣服的村民们,却都显得兴致高...
    雨中顽石阅读 272评论 0 6
  • 村长周庆方见到这个场面,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于是又来了精神儿,他信心十足地说:“大家既然同意办厂,还有个...
    雨中顽石阅读 172评论 0 6
  • 听说今天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些闲着没事儿的人,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村委会大院里转悠了。“张大嗓门”向院里一...
    雨中顽石阅读 258评论 0 6
  • 东流村置换土地的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已成为了全村最为热的话题。村民们的意见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把地换到了村北...
    雨中顽石阅读 310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