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Jonathan Birch在《感知的边缘:人类、其他动物和人工智能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一书中对于感知力(sentience)的探讨和保护框架的概述。
一、感知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感知力:指感受好或坏的能力,是道德哲学和宗教关注的核心。
Birch的观点:尽管道德哲学家和宗教对感知力的重要性存在分歧,但避免不必要的痛苦是共识。
应用范围:感知力的保护不仅限于人类,还应扩展到其他可能具备感知力的生物或实体,如动物、细胞集合、昆虫和机器人。
二、感知力的评估难题:
哲学与科学的争议:感知力的概念在哲学和科学上均存在基本分歧。
实验证据的解释差异:不同学者对实验证据的解释不同,且缺乏持续研究。
测量问题:如何测量不同生物的感知力,尤其是那些缺乏明显行为表现的生物,如软体动物和AI系统。
三、Birch的框架:
科学元共识:提出“科学元共识”作为触发保护机制的标准,即基于证据和连贯理论,即使存在疑问,也应承认感知力至少是一个可信的可能性。
双过程框架:包括专家评估感知力可能性和公民小组制定保护政策两个过程。
四、感知力的争议领域:
人类大脑:涉及意识障碍患者、胎儿、胚胎和神经类器官等。- 非人类动物:包括鱼类、软体动物、昆虫、蠕虫和蜘蛛等,面临物种多样性大、研究不足的挑战。
AI: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LLM),其生成的情感表达可能是算法模仿而非真实感受,需要寻找“深层计算标记”来评估感知力。
五、未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保护范围:Birch的框架虽广泛,但未涵盖所有可能的感知力实体,如集体实体(如蜂群、国家)。
比例性预防措施的标准:如何确定保护措施的比例性,以及在不同感知力实体间进行权衡。
感知力与智能的关系:探讨感知力与智能的区别,以及智能是否增加感知力保护的紧迫性。
六、Birch的贡献与书的价值:
Birch的框架为公众讨论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结构化的方法。书中的分析深思熟虑且谨慎,鼓励持续修订和讨论。广泛引用和深入探讨了多个领域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4-03076-z